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南堂默坐》
《南堂默坐》全文
宋 / 陆游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日日树头鹎鵊鸣,夜夜溪边姑恶声。

堂中老子独无语,寂然似可终吾生。

大鹏一举九万程,下视海内徒营营。

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nántángzuò
sòng / yóu

shùtóubēijiámíngbiānèshēngtángzhōnglǎoránzhōngshēng

péngjiǔwànchéngxiàshìhǎinèiyíngyíng

qiūchóngchūnniǎofēilèizhìbànmíngpíng

注释
鹎鵊:鸟名,又名鹎鸟,叫声清脆。
姑恶声:蛙类叫声,形容其声音刺耳。
老子:古时对年长者的尊称,此处指厅堂中的老人。
营营:形容忙碌或纷扰。
翻译
每天早晨鸟儿在树梢啼叫,夜晚溪边传来蛙声嘈杂。
厅堂里的老者默默无言,寂静得仿佛可以度过余生。
大鹏展翅飞翔九万里,俯瞰世间众生忙忙碌碌。
秋天的虫鸣和春天的鸟叫与我不属同类,为何要与它们共鸣不平之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每日在南堂静坐时的环境与心境。首句“日日树头鹎鵊鸣”,以鸟鸣声反衬出南堂的宁静,鹎鵊的叫声似乎成了日常的背景音乐。次句“夜夜溪边姑恶声”则暗示夜晚仍有溪水潺潺和某种不和谐的声音,可能是蛙鸣或虫叫,增添了环境的微妙对比。

“堂中老子独无语”,“老子”是对诗人的自称,他独自坐在堂中,默默无言,表现出一种深沉的孤独感。“寂然似可终吾生”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似乎这样的寂静生活可以延续到生命的尽头。

接下来,诗人通过“大鹏一举九万程”的想象,表达自己超越世俗的心志,大鹏鸟象征着高远的理想和追求,而“下视海内徒营营”则批评世人忙于琐事,缺乏超越的精神境界。

最后两句“秋虫春鸟非我类,何至伴渠鸣不平”,诗人感慨自己与秋虫春鸟不同,它们的鸣叫并不能理解他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间纷扰的疏离和对自己独特人格的坚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象和个人心境,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品格,以及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陆游

陆游
朝代:宋   字:务观   号:放翁   籍贯: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   生辰:1125—1210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生逢北宋灭亡之际,少年时即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时,参加礼部考试,因受秦桧排斥而仕途不畅。宋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历任福州宁德县主簿、敕令所删定官、隆兴府通判等职,因坚持抗金,屡遭主和派排斥。乾道七年(1171年),应四川宣抚使王炎之邀,投身军旅,任职于南郑幕府。
猜你喜欢

答谢赣州汪周潭督府

晨兴纵遥睇,云起南山台。

悠然生远心,春风启予怀。

井地久荒芜,老屋风易摧。

王孙春草生,主人犹未来。

情萌事自至,神往形亦随。

故人远念我,寄声相取裁。

举手谢德意,行驾未可回。

(0)

奉藩伯李一吾博笑四句一韵

天下一人惟一吾,一吾之外更无吾。

友身自觅真吾看,万物乾坤一是吾。

(0)

送薛子荐还揭阳绝句三叠·其三

宇宙何人不共天,达观天地未分前。

我将明月送君去,此月普照无中边。

(0)

答江右刘善庵钦道乞题母墓碑

泉翁笔迹刘君刻,刘母坟碑老笔题。

倒尽贫囊□□事,终非有所为而为。

(0)

过鳖子峡作

鳖予峡中孤舸飞,寒花两岸送吾归。

不须傍柳寻花去,自有花光映客衣。

(0)

待隐园池亭观物感怀和韵·其十九

跏趺长使晷潜移,敲竹何人莫问奇。

正是勾玄寻乐处,真诠应得少人知。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张养浩 曹唐 孙思邈 王贞仪 马戴 洪皓 刘敏中 吴筠 范当世 陈继昌 赵文 马廷鸾 金涓 陆机 傅玄 李绅 施闰章 刘宗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