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年曾识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试不妨三语掾,平生何止五车书。
词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会看囹圄著园蔬。
往年曾识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
小试不妨三语掾,平生何止五车书。
词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
自古活人由小利,会看囹圄著园蔬。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宓所作的《和饶司理》,通过对老名儒的赞美和对其学识的肯定,表达了对饶司理的敬仰之情。首联“往年曾识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回忆了与饶司理的初次相识,流露出相见恨晚之意。颔联“小试不妨三语掾,平生何止五车书”赞扬饶司理博学多才,即使是初次相见也能言简意赅,显示出其深厚的学问积累。颈联“词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进一步赞美他的文采和品德,暗示其如泉水般清澈,品德胜过美玉。尾联“自古活人由小利,会看囹圄著园蔬”则寄寓了对饶司理在困境中仍能关注民生,以微小之事造福他人的高尚情怀,认为他即使身处囹圄也能看到生活的希望,种植蔬果,寓意着他的智慧和仁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饶司理的学识、品格和处世态度,展现了诗人对其人格魅力的深深敬佩。
儋耳九州外,邈然在南荒。
周回数千里,大海以为疆。
古来非人居,禽兽相伏藏。
自从中世来,贡赋登明堂。
其或失抚驭,山薮更陆梁。
聚则成蜂蚁,散即驱牛羊。
高结舞大卤,上衣不备裳。
杀戮乃酬劝,诛之仁者伤。
吾尝七八月,持节泛沧浪。
一旬录郡狱,询事考纤芒。
问之守郡人,莫识为治方。
但见西风多,廨宇秋芜长。
圣哲戒忠信,勿谓不足行。
及兹蛮貊邦,始见斯道臧。
北邻杏一株,身作龙盘拿。
直上青天中,虚空高结花。
南邻杏更好,枝干相交加。
三月二月时,匝地堆红霞。
自我来京城,寄居诸公家。
其地僻且阻,茂树绕窗纱。
亦有桃与李,盛节争豪奢。
虽富无可人,纷纷乱如麻。
晚遇此二杏,突兀超尘沙。
尝时好客来,立旆遥咨嗟。
欲去复顾恋,往往至日斜。
我昔直词馆,羸马道路赊。
晨往昏黑归,无由领其嘉。
今我已投散,终日犹枯查。
朝暮出见之,百匝虚檐牙。
而我又将去,何由报繁葩。
誓将适南郡,辟地江之涯。
种此一万树,漫漫被荒遐。
花成实给食,收拾岁盈车。
此事亦易集,但恐君疑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