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孝臣忠,垂竹帛、功名如许。
想当日、直言正色,褰裳卫主。
北府军兵遗恨在,南朝君相清谈误。
便全家、碧血染雕戈,青溪路。国运改,荒坟墓。
王者作,新祠宇。看衣冠剑佩,精灵呵护。
独叹谢鲲称放达,堪羞王导虚名誉。
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
子孝臣忠,垂竹帛、功名如许。
想当日、直言正色,褰裳卫主。
北府军兵遗恨在,南朝君相清谈误。
便全家、碧血染雕戈,青溪路。国运改,荒坟墓。
王者作,新祠宇。看衣冠剑佩,精灵呵护。
独叹谢鲲称放达,堪羞王导虚名誉。
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
这首《满江红·治山卞忠贞公庙》是清代作家吴敬梓所作,通过对卞忠贞公事迹的追忆和感慨,表达了对忠臣孝子品德的赞美以及对历史兴衰的沉思。词中“子孝臣忠”开篇,强调了忠诚与孝道的重要性,接着通过“直言正色”、“褰裳卫主”的描绘,展现了卞忠贞公的刚直和英勇。词人批评了北府军兵遗恨和南朝君相空谈的时弊,暗示了忠贞之士的悲剧。
“碧血染雕戈,青溪路”形象地刻画了忠烈者的牺牲,而“国运改,荒坟墓”则揭示了历史的无情变迁。随后,词人歌颂了王者的兴起和对忠臣的纪念,“新祠宇”象征着后人的敬仰。然而,词中也借谢鲲的放达和王导的虚名对比,表达了对真正英雄品质的推崇。
最后,“怅千秋、洒泪冶城边,听春雨”以哀伤的氛围收尾,表达了对卞忠贞公身后寂寞的感叹,以及对世事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词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忠贞精神的深情赞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