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道江行好,烝徒竟日諠。
看书忘卷帙,对客乱人言。
树古崖疑堕,湍高石欲翻。
应思三峡路,凄断坐闻猿。
尽道江行好,烝徒竟日諠。
看书忘卷帙,对客乱人言。
树古崖疑堕,湍高石欲翻。
应思三峡路,凄断坐闻猿。
这首诗描绘了府江道中的景象与诗人的情感。首句“尽道江行好”,开篇即点出人们对江行的赞美,然而接下来的“烝徒竟日諠”却揭示了舟行途中喧闹不息的现实,形成鲜明对比。接着,“看书忘卷帙,对客乱人言”两句,生动展现了诗人沉浸于书海,甚至在与人交谈时也难以自拔的情景,表现了他对知识的渴望和内心的宁静。
“树古崖疑堕,湍高石欲翻”则通过夸张的手法,描绘了江边古木参天、悬崖峭壁的壮丽景色,以及湍急水流冲击巨石的动态画面,营造出一种震撼人心的自然之美。最后,“应思三峡路,凄断坐闻猿”以想象中的三峡之路,引出对旅途艰辛与孤独的感慨,猿声凄厉,更添了几分悲凉与哀愁,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对旅途劳顿的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江行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深刻抒发,展现了明代文人面对自然时的独特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旅途艰辛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杖藜扶我登九龙,轻鞋短袂随天风。
九龙飞去几千载,云闲松老青山空。
孝标先生骨应朽,清名与山同始终。
荒烟衰草迷古洞,唯有皎皎栖清枫。
酒边半醉弄明月,月光忽落杯酒中。
举杯欢笑和月吸,清光散入胸次,照我突兀礌磈之孤衷。
平生所蕴刚毅气,洞然明白无隐容。
信知古人嗜好不在酒,爱其果能助发英锐之志,酝酿曲糵之奇功。
兴怀不尽下山去,明月又在天南东。
东山久系苍生望,周庙礼成出汉家。
聚玉喜从梁苑后,离觞愁向夕阳斜。
桑乾夜渡天留月,雪霁村行树未花。
若过故园春色烂,采芳莫自玩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