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四色诗四首·其一》
《四色诗四首·其一》全文
南北朝 / 范云   形式: 古风  押[东]韵

折柳青门外,握兰翠疏中。

绿苹骋春日,碧渚澹时风。

(0)
鉴赏

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诗人范云的作品,名为《四色诗四首(其一)》。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审美观念。

“折柳青门外”:这一句设置了整首诗的意境,柳树常用来比喻离别和友谊,折柳则可能意味着别离之愁或是留念之情。这里的“青门”指的是家门,也暗示了一种清贫和宁静。

“握兰翠疏中”:兰花象征高洁和幽香,诗人在丛中采撷兰花,这不仅展示了自然美景,同时也表达了诗人的高雅情操。

“绿苹骋春日”:这里的“绿苹”指的是野草,它们在春天竞相生长。诗人借此描绘出春日的繁盛与生机,传递了一种生命力和希望之感。

“碧渚澹时风”:碧石清泉常用来喻托清净无为,这里的“碧渚”可能是指诗人所处环境中的山谷或水流。加上“澹时风”,则增添了一种淡远和空灵的意境,给人以超然物外之感。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表现了诗人的清逸情怀和高洁品格,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精湛笔法。

作者介绍
范云

范云
朝代:南北朝   字:彦龙   籍贯: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   生辰:451~503年

范云(451~503年),字彦龙,南乡舞阴(今河南泌阳县西北)人,南朝文学家。范缜从弟,子范孝才。范云六岁时随其姑父袁叔明读《诗》,“日诵九纸”。八岁时遇到宋豫州刺史殷琰,殷琰同他攀谈,范云从容对答,即席作诗,挥笔而成。早年在南齐竟陵王萧子良幕中,为“竟陵八友”之一。齐武帝永明十年(492年),和萧琛出使北魏,受到魏孝文帝的称赏。从北魏还朝,迁零陵内史,又为始兴内史、广州刺史,皆有政绩。
猜你喜欢

绿意.芭蕉簟

朱阑六曲,剪碧痕漾水,清润如玉。

八尺含风,莞蒻都抛,银床书展幽绿。

蛛尘几度殷勤拂,看滑笏、琉璃光熟。

算织成、一片回纹,略胜素心愁束。

犹记纱橱梦醒,雨声听、滴沥吹断还续。

午倦停针,静倚闲眠,雅韵最宜窗北。

怜他人影如秋瘦,怕寒逗、雪肤珠粟。

爱月明、庭院铺来,掩映数竿修竹。

(0)

意难忘

玉貌无双。爱梅花疏影,淡倩成妆。

吟笺窗映绿,画箧笔生香。

酹夜月,泛湖光,正乐事方长。

怅霎时,凄风吹雨,泼散鸳鸯。音容飘渺仙乡。

但零纨剩粉,憔悴潘郎。莲波疑小步,铃语讶明珰。

徒仿佛,益悲凉。

触处断人肠,怎似他、无情草木,荣落相忘。

(0)

鹧鸪天.新月

一线清光透素帷。晶奁烟影未全披。

斜临寒浦游鱼避,转到天中旅雁悲。

人寂寞,梦参差。巧寻绣阁斗蛾眉。

花阴一角无人见,罗袖深深敛拜时。

(0)

彩云归.见朱屿《小莲花室遗稿.挽词》

连宵噩梦讶纷萦。盼南天、一雁长征。

当暗风送雨秋窗冷,乡信到、陡地心惊。

那堪闻、驭鸾仙去,竟忙旋玉京。

底事遽婴奇疾,欲问苍冥。伤情。

花南燕北,记当年、听惯吟声。

画师六法,书圣三昧,指授分明。

到此时、遗编再展,只有脂墨如生。

空肠断,遥望慈云,热泪如倾。

(0)

江南好.对月

看明月,拜罢起徘徊。

花影纷筛人影悄,虫声断续漏声催。珠露滴苍苔。

(0)

临江仙

宝篆烟微香细细,绣馀闲倚银屏。

郎来带到月华明。海棠枝上,一半碧云横。

相对吟诗诗未稳,窗前花影亭亭。

隔墙何处度歌声。帘儿下了,还恐峭寒生。

(0)
诗词分类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诗人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汪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