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峤飞来秀所钟,崇基朵殿抗疏龙。
虬枝天矫扶珠缀,郁作当时翠影浓。
三峤飞来秀所钟,崇基朵殿抗疏龙。
虬枝天矫扶珠缀,郁作当时翠影浓。
这首诗描绘了承光殿周围环境的壮丽与自然之美。开篇“三峤飞来秀所钟”,以“三峤”象征山峰,形象地描绘出山峦飞来,汇聚了大自然精华的景象,展现出一种雄伟壮观的气势。接着,“崇基朵殿抗疏龙”一句,通过“朵殿”和“抗疏龙”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建筑的高大宏伟,还赋予了它一种与天空、龙相抗衡的豪迈气概,体现了诗人对承光殿所在环境的赞美。
“虬枝天矫扶珠缀”一句,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树木的枝条比作龙的身躯,生动地描绘了树木在天空中蜿蜒曲折的姿态,同时“珠缀”二字则暗示了树木上挂满了珍珠般的果实或装饰,增添了画面的丰富性和美感。最后,“郁作当时翠影浓”总结了整个场景,强调了当时的翠绿之色浓郁而深邃,不仅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也烘托出了承光殿及其周围环境的和谐与美丽。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承光殿及其周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清王朝时期皇家建筑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的美好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皇家建筑艺术的赞叹。
簟波平,残灯半灭,三更梦初醒。两眸炯炯。
见斜月穿窗,閒弄花影。蓦然坐起罗衣冷。
隔楼笙管竞。遥想像、翠帘红烛,空房真寂静。
回思少年爱追凉,槐阴携艳质,香肩曾并。
消薄醉,记亲煮、凤团双饼。歌懒奏、笑垂素颈。
今隔着、银河千万顷。
都不道、那时轻诺,海榴花外等。
仆奉疏狂,得与公交,最辱公怜。
记昔年游处,东亭旅舍,连朝过访,北郭閒轩。
欢顿忘愁,贫难醉客,翻令先生费酒钱。
青尊畔,早新词频索。谱向当筵。六旬甲子重编。
问记否、艰难下世年。
正惊魂烽火,波腾海沸,伤心人代,谷变陵迁。
生值时危,老逢岁歉,雪鬓霜髭岂再玄。
堪长叹,更河清难俟,此意愀然。
壮志风尘挫。叹年来、室庐漂荡,几经迁播。
饥苦驱人他县去,常是趁人轻舸。
风雨急、青毡夜裹。
有日万家生聚复,赛丛祠、社酒千杯贺。
莫便向,沟渠堕。还家依旧牛衣卧。
笑此身、巍然七尺,生无一可。
说甚封侯当及壮,五十蹉跎将过。
恨欲把、唾壶椎破。
吟罢新词声激楚,听荒陵、鬼语吹阴火。
问此是,何人作。
唱我远游曲,唤起大鱼听。
百年知几行乐,莫视酒杯轻。
记取明朝重九,访古文游台畔,黄菊重寻盟。
吟啸霜风里,破帽恰多情。吊王孙,淮水曲,酒还倾。
丛芦风过瑟瑟,似作不平鸣。
身计正须温饱,底用登坛开国,一掷徇浮名。
试看沧波冷,瓯梦不能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