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我远游曲,唤起大鱼听。
百年知几行乐,莫视酒杯轻。
记取明朝重九,访古文游台畔,黄菊重寻盟。
吟啸霜风里,破帽恰多情。吊王孙,淮水曲,酒还倾。
丛芦风过瑟瑟,似作不平鸣。
身计正须温饱,底用登坛开国,一掷徇浮名。
试看沧波冷,瓯梦不能惊。
唱我远游曲,唤起大鱼听。
百年知几行乐,莫视酒杯轻。
记取明朝重九,访古文游台畔,黄菊重寻盟。
吟啸霜风里,破帽恰多情。吊王孙,淮水曲,酒还倾。
丛芦风过瑟瑟,似作不平鸣。
身计正须温饱,底用登坛开国,一掷徇浮名。
试看沧波冷,瓯梦不能惊。
这首《水调歌头·淮安舟中》由清代词人王鹏运作于舟行淮安之时,情感深沉,意境悠远。
词的开篇“唱我远游曲,唤起大鱼听”,以歌声引出大鱼,营造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氛围。接着“百年知几行乐,莫视酒杯轻”两句,表达了对人生短暂、应珍惜时光的感慨,同时也提醒人们不应轻视生活中的乐趣。
“记取明朝重九,访古文游台畔,黄菊重寻盟”描绘了词人对未来重阳节的期待,希望在古迹旁寻得黄菊为伴,寓意着对传统文化和自然美景的向往。接下来“吟啸霜风里,破帽恰多情”则展现了词人在寒风中吟诗啸歌的情景,破帽虽简陋,却也增添了几分豪情。
“吊王孙,淮水曲,酒还倾”几句,通过悼念历史人物,表达了对过往英雄的敬仰之情,同时借酒抒怀,寄托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最后“丛芦风过瑟瑟,似作不平鸣”描绘了芦苇在风中摇曳,似乎在诉说着不平之事,增添了词作的悲凉之感。
“身计正须温饱,底用登坛开国,一掷徇浮名”则表达了词人对于个人生活的追求,认为温饱才是最实际且重要的目标,反对为了虚名而放弃实际利益的行为。最后“试看沧波冷,瓯梦不能惊”以沧海波涛的冷静,暗示词人心境的平静,即使面对外界的纷扰,也能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以及对个人生活的思考,展现了词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刻的人生哲思。
郑宰金闺彦,年来解绂归。
囊装轻剑在,场屋故人稀。
水馆酒初罢,霜江帆欲飞。
无烦重回首,行矣近天晖。
夜醉朝未醒,披衣步南堂。
折彼晓树花,嗅此凝露香。
好鸟鸣我林,声如韵风篁。
娟娟屋外杏,顾我如窥墙。
物色岂不好,人情独何伤。
思我二三子,各限天一方。
无鬐不可游,无羽不可翔。
耿耿千里心,箕昴互相望。
结交古所重,义合不能忘。
离别可奈何,还归举予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