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河满子》
《河满子》全文
宋 / 晁端礼   形式: 词  词牌: 河满子

满浦亭前杨柳,一年两度攀条。

瞬息光阴都几许,离情常是迢迢。

须信沈腰易瘦,争教潘鬓相饶。

不忍重寻香径,还来独立溪桥。

唯有无情东去水,来时曾傍兰桡。

今夜欲求好梦,望中莫遣魂销。

(0)
注释
满浦亭:一个地点。
杨柳:象征离别和柔情。
一年两度:每年两次。
攀条:抚摸柳条。
瞬息:瞬间。
光阴:时间。
迢迢:遥远、漫长。
沈腰:典故,形容人消瘦。
易瘦:容易消瘦。
潘鬓:典故,形容人早生白发。
相饶:相比。
香径:香气四溢的小路。
独立:独自站立。
东去水:向东流的水。
兰桡:装饰有兰花的船桨。
好梦:美好的梦境。
望中:遥望中。
销:消散。
翻译
满浦亭前的杨柳,每年两次轻抚枝条。
短暂的时光流逝了多少,离别的愁绪总是绵长。
确实,沈约的身体容易消瘦,怎能比得过潘岳早生华发。
我难以再次踏上芬芳小径,只能独自来到溪边小桥。
只有无情的流水东流不息,当初它曾伴随兰舟而来。
今夜我期盼美梦,但愿在遥望中不要让心神飘摇。
鉴赏

这首宋词《河满子》由晁端礼所作,描绘了满浦亭前的杨柳,诗人触景生情,感叹时光匆匆,离别之情绵长。"沈腰易瘦"和"潘鬓相饶"引用典故,沈约因病消瘦,潘岳则形容早生华发,表达了岁月不饶人的感慨。诗人不愿再走那充满回忆的小径,而是独自来到溪桥,只有无情的流水东流,唤起他对往昔乘舟兰桡的记忆。最后,他期盼今夜能有一个好梦,但又担心在梦中情绪难以自控,表达了深深的离愁。整首词情感细腻,情景交融,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离别的深深感触。

作者介绍
晁端礼

晁端礼
朝代:宋   字:次膺   籍贯: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   生辰:1046~1113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唐宋诸贤绝妙词选》卷七)。未及供职即病逝。 
猜你喜欢

寄屠存博

三年尘土白须眉,拟向西湖濯客衣。

林下杜鹃犹劝去,海边鸥鸟亦知几。

及瓜将得葵丘代,存菊须寻栗里归。

见说中山屠博士,乡心也趁白云飞。

(0)

过介卿溪南隐居

卜宅溪南远市喧,一经教子守田园。

邵平未老瓜先熟,靖节能閒菊自存。

无白丁来多酿酒,放青山入别开门。

朝衣曾侍天香满,得似荷衣带露痕。

(0)

五日

湘魄能传楚泽芳,何如倒载醉襄阳。

夕阴空照栽葵圃,宿雨难乾打麦场。

龙去涎留丹井湿,燕归泥落墨池香。

枉将黍粽沉蛟窟,移与江村饷水荒。

(0)

书与士瞻上人十首·其六

笔砚生涯独善身,一区花竹四时春。

无求莫问朝廷事,有耻难交市井人。

帘外乌衣飞上下,窗前蜂蕊结轮囷。

鉴如居士东邻住,肯借霜豪为写真。

(0)

十日与侯伯用谢元焘诸友汎菊得头字

西风吹发冷飕飕,赖有多情帽裹头。

九日已知成昨夜,绿樽聊复集清流。

山房霜菊偏能耐,客路云萍故自浮。

欲识岁寒心皎洁,一方月色十分秋。

(0)

题烟竹图

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锁苍筠晓更清。

浑是一江秋色染,只疑无处著秋声。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