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吹发冷飕飕,赖有多情帽裹头。
九日已知成昨夜,绿樽聊复集清流。
山房霜菊偏能耐,客路云萍故自浮。
欲识岁寒心皎洁,一方月色十分秋。
西风吹发冷飕飕,赖有多情帽裹头。
九日已知成昨夜,绿樽聊复集清流。
山房霜菊偏能耐,客路云萍故自浮。
欲识岁寒心皎洁,一方月色十分秋。
这首诗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开篇“西风吹发冷飕飕,赖有多情帽裹头”两句,设定了一种寒冷而又温馨的情境,西风代表着秋天的凉意,而诗人却因为有一顶能够保暖的帽子而感到庆幸,这里的“赖有”表达了对这顶帽子的依赖和感激。
接着,“九日已知成昨夜,绿樽聊复集清流”两句,通过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饮酒畅谈的描述,展现了诗人与友人的愉悦时光。这里“九日”可能指的是重阳节,这一天人们有登高望远、赏菊饮酒等习俗,而诗人却将这份美好延续到了昨夜,显示出对这一传统的热爱。
下两句“山房霜菊偏能耐,客路云萍故自浮”进一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霜菊在寒冷中依然坚持开放,显示出了生命力的顽强,而“客路云萍故自浮”则是诗人对漂泊生涯的感慨,尽管旅途中的他遭遇了种种不如意,但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
最后,“欲识岁寒心皎洁,一方月色十分秋”表达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尽管外界的寒冷和时间的流逝可能让人感到凄凉,但诗人的心灵却保持着纯净和明澈,而那一轮明亮的月亮,更是将秋天的意境推向了高潮,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友情以及个人内心世界的深刻感悟。
山榭冠云堞,夕晖四望通。
香雨古梵歇,薄烟初挂笼。
开尊待兰月,解带谡松风。
萧瑟递遥响,泠然宾御中。
孤清照溪练,群碧引湖筒。
长言振万壑,竞爽凌秋空。
金波汎淮渎,玉峙颓华嵩。
西园杳千古,河朔将无同。
谁能效楚能,饮泣新亭东。
且逐棹歌还,别渚遵来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