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日照清晨,晓风散微和。
流光荡林薄,春鸟鸣相过。
修鳞跃清池,青丝变垂萝。
幽人挟瑶瑟,顾影弹且歌。
白石激新流,南山高峨峨。
上有千岁苓,日夜仙人锄。
愿为云中鹤,双飞淩紫霞。
云日照清晨,晓风散微和。
流光荡林薄,春鸟鸣相过。
修鳞跃清池,青丝变垂萝。
幽人挟瑶瑟,顾影弹且歌。
白石激新流,南山高峨峨。
上有千岁苓,日夜仙人锄。
愿为云中鹤,双飞淩紫霞。
这首诗描绘了初春时节的自然美景与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向往。开篇“云日照清晨,晓风散微和”,以日出之景开始,晨光与微风营造出一种清新宁静的氛围。接着“流光荡林薄,春鸟鸣相过”,光影在树林间流动,春鸟相互呼唤,生动展现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
“修鳞跃清池,青丝变垂萝”两句,通过鱼儿跃动和藤蔓生长的画面,进一步渲染了春天的活力。而“幽人挟瑶瑟,顾影弹且歌”则引入了一位隐士的形象,他手持瑶瑟,在水边自弹自唱,表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闲适与自在。
“白石激新流,南山高峨峨”描绘了山泉从白石间奔流而出,与远处高耸的南山形成对比,增添了画面的层次感。最后,“上有千岁苓,日夜仙人锄”通过描述千年灵芝的生长,暗喻着生命的长久与神秘,同时也表达了对仙人的向往。
“愿为云中鹤,双飞凌紫霞”则是诗人的愿望,希望化身为云中的仙鹤,与伴侣一同飞翔于紫色的云霞之中,象征着对自由与超越世俗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富有哲思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春天美好景色的喜爱以及对超脱尘世生活的向往,充满了诗意与哲学意味。
环植峦蕉数十株,幻成方丈一屠苏。
几重青苍两边合,四壁穿空一物无。
早凉日薄坐其下,爽气肃飒风来徐。
此为天下易生物,不多岁月真可庐。
王恺谩夸紫步障,石崇安得青珊瑚。
寓居得地不亩许,好事便可传规模。
顾余老矣岂久处,后来得此自足娱。
若谓霜雪成摧枯,环台瑶室今何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