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锁苍筠晓更清。
浑是一江秋色染,只疑无处著秋声。
楚山晴雨未分明,淡锁苍筠晓更清。
浑是一江秋色染,只疑无处著秋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自然风光画面,通过对比鲜明的意象展示了秋天特有的宁静与淡雅。"楚山晴雨未分明",开篇即营造出一种朦胧、不清晰的氛围,仿佛是秋日里那种既有太阳又带着细雨的复杂气候,而这种模糊不定却恰好烘托出了山峦的神秘与深邃。
"淡锁苍筠晓更清"一句,则描绘了竹林在清晨的宁静与纯净。"淡锁"指的是轻柔细致的竹影,而"苍筠"则是竹子的美称,"晓更清"表达了一种超越常态的清新,这里的"清"不仅是视觉上的,也包含了听觉和心灵上的澄澈。
接下来的"浑是一江秋色染",诗人用"浑"字来形容这江水与秋色的混融,不再有界限,江水仿佛已经被秋天的气息所渗透,呈现出一种柔和而深远的颜色。这里的"浑"也强调了季节变换中物我两忘的境界。
最后一句"只疑无处著秋声"则是对前面景象的一种提炼与升华。诗人并没有直接描写秋天的声音,而是通过"疑"字来表达一种感受上的朦胧和不确定性,仿佛秋天的声音无处不在又似乎无从捉摸,这是一种对自然深刻体验的流露,也映射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孤独。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天独特情感的把握,同时也展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高远境界。
因仍尚标榜,名海无真诗。
缘饰哀乐言,罔或根内思。
山人友千古,守本无迟疑。
意在后必传,崛强甘违时。
运以精到心,著以亲切词。
蜷桂月满岩,濯莲露盈池。
既堪振庸懦,亦足惩诡随。
众眼尚皮毛,求形不及骸。
安能揽世人,一一示之怀。
姓氏未出里,久将忘尔谁。
辅尔弱无力,平生吾惭知。
卞玉蕴石中,宝在终有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