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花檐上两相宜,斸药山前屡挈归。
何似采桑盛叶好,是中还有绮罗衣。
卖花檐上两相宜,斸药山前屡挈归。
何似采桑盛叶好,是中还有绮罗衣。
这首元代诗人王祯的《篮》以日常生活中的小景入诗,描绘了卖花与斵药的场景,巧妙地将自然之美与生活情趣融为一体。
“卖花檐上两相宜”,开篇即以“卖花”这一日常景象入题,通过“檐上”二字,营造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仿佛在读者眼前展现出一幅轻盈飘逸的画面。卖花人与花相互映衬,既展现了花的美丽,也体现了卖花人的生活状态,传递出一种和谐共生的美好情感。
“斵药山前屡挈归”,紧接着描绘了另一幅画面——在山前斵药的人,不辞辛劳地将药材带回家。这里不仅展现了劳动者的辛勤,更蕴含着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斵药与卖花虽为不同职业,但都与自然紧密相连,共同构成了生活的丰富多彩。
“何似采桑盛叶好,是中还有绮罗衣”,最后两句将视角转向采桑,赞美其盛叶之景,并巧妙地将之与“绮罗衣”联系起来,暗示了劳动成果的美好与价值。这里的“绮罗衣”不仅是对衣物的赞美,更是对劳动者智慧与勤劳的颂扬,寓意着通过辛勤劳动,人们能够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赞美。语言简洁明快,意境清新脱俗,富有生活气息,是元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前岁重阳,潇湘望断长安月。
去年愁里又重阳,泪洒么弦绝。
今更重阳时节,莽天涯,从新赋别。
日高天远,万里孤鸿,扁舟一叶。
笑倒渊明,醉来那管言辞拙。
菊花堆出万黄金,不许腰轻折。
多谢登高远蹑,怎如看、怒涛飞雪。风风雨雨。
不尽长江,大声呜咽。
影儿瘦极,高楼畔、凭他午夜吹笛。
绮窗淡伫,前身恍见,者般寒寂。
春人悄立,替伊点宫妆粉额。
认南枝、新巢睡鹤,衬得恁昏黑。
清浅横斜处,自遇逋仙,便多踪迹。
石湖制曲,又姜家、暗香同拍。
渐觉模糊,料林下么蟾小侧。
帐痕疏、水墨几笔,画不出。
云屏未晓,数阑干北斗,庭院人悄。
密密疏疏,银汉微波,三五彩痕纤小。
美蓉裙钗低宽处,怕暗里星娥偷笑。
只夜深、敛袂含情,独看月边眉扫。
为问黄姑织女,去年相见后,欢意多少。
一箭光阴,又是秋期,飞过楼西天杪。
前宵几点芳芜没,料塞外、雁儿曾到。
待信音、再觅仙槎,莫更玉绳沉了。
出门四顾,但树树替秋言语。
恰作去就新黄,收回稠绿,青镜愁容似汝。
自昔才人悲摇落,可更有、亭皋佳句。
惟岭外夕阳,桥边流水,是漂流处。
无据,辞根却似,无家归去。
向渡口寻红,箧中搜字,才信闲愁最苦。
凤去桐孤,鸦翻枫冷,又送晚来凉雨。
人独自、门掩西风,对汝有何心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