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半绿茵齐,处处香风透。
满目青山点翠苔,景色依然秀。
尽道柳丝黄,不解梅花瘦。
回首莺啼深树时,正是秋千候。
春半绿茵齐,处处香风透。
满目青山点翠苔,景色依然秀。
尽道柳丝黄,不解梅花瘦。
回首莺啼深树时,正是秋千候。
这首《卜算子·初春游寓山看花》描绘了初春时节寓山的美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
首句“春半绿茵齐”,描绘了春天的一半时光里,草地呈现出一片翠绿,生机勃勃。接着,“处处香风透”一句,通过“香风”的流动,不仅渲染了春天的气息,也暗示了花朵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
“满目青山点翠苔,景色依然秀。”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山色之美,翠绿的苔藓点缀在青葱的山间,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而富有层次感,展现出春天特有的秀美。
“尽道柳丝黄,不解梅花瘦。”这里运用对比手法,柳树的嫩叶已显黄色,而梅花却依然保持着其清瘦的姿态,暗示着季节的变化,同时也表达了对梅花坚韧不拔精神的赞美。
最后,“回首莺啼深树时,正是秋千候。”诗人通过回忆莺鸟在深树中啼鸣的情景,巧妙地将时间的流转与活动的场景结合在一起,秋千作为春季常见的娱乐活动,象征着人们在春日里的欢愉与自由。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巧妙的构思,展现了初春时节寓山的自然美景和人们在此时的愉悦心情,是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祇知白下棠花白,不记湖边草色新。
郁郁楼台笼戍柳,荒荒苔藓画游舲。
重来老子惭无恨,徉卧尊前醉不醒。
投晓张帆顺风去,怕遭民吏笑明廷。
千堆白浪捲彭湖,一叶青帆映大孤。
梦里东坡魂尚魇,岸傍梅福笑相呼。
开门翠壁连天是,回首惊波一事无。
推下黄紬见真意,的知陶令是贤乎。
呼舟入境陟崔嵬,今日登临慰昔怀。
览胜淩虚缘绝磴,凭高索句付磨崖。
松声夜落千年洞,山势晴连万里淮。
仙迹空遗丹井在,宦尘行叹老筋骸。
浩浩风兼雨,纷纷柳与花。
不知春事减,但觉旅愁加。
嗜酒谁明意,耽诗老不佳。
无家对寒食,相与重成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