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云黯黯复冥冥,酿雪为霖总未成。
忽见梅花如着意,即看诗草可怜生。
月来粉蝶浑无影,风度黄昏似有声。
况与岁寒期更早,玉人消息最分明。
山云黯黯复冥冥,酿雪为霖总未成。
忽见梅花如着意,即看诗草可怜生。
月来粉蝶浑无影,风度黄昏似有声。
况与岁寒期更早,玉人消息最分明。
这首诗描绘了冬日里的一场雪前的景象,以及诗人对梅花的细腻观察和情感寄托。首联“山云黯黯复冥冥,酿雪为霖总未成”以暗淡的山云预示着即将来临的雪,但最终未能形成雨雪,营造出一种期待与失落交织的氛围。接着,“忽见梅花如着意,即看诗草可怜生”两句,诗人惊喜地发现梅花在这样的环境中依然绽放,仿佛是大自然特意为之,表达了对梅花坚韧生命力的赞美。
“月来粉蝶浑无影,风度黄昏似有声”则通过月光下蝴蝶的消失和黄昏时微风的声响,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静谧与凄美,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换。最后,“况与岁寒期更早,玉人消息最分明”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珍惜,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巧妙融合,展现出一种超脱于日常琐事之上的精神境界。
整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美好事物的深刻感悟,以及在逆境中寻找希望与美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
元日除书湿。到而今、西风老矣,驾轺初入。
自是龙颜深注想,孤凤翔而后集。
久父老、攀留原隰。
庾岭经行梅亦喜,小奚奴、背底惟诗笈。
冰雪操,又谁及。昨来容易风云翕。
便三台两地,也只等闲如拾。
天马不鸣凡马喑,百步何如五十。
况汹汹、波涛方急。
此去一言回天力,著高高、百尺竿头立。
浇磊磈,快鲸吸。
别我谷之盘,今谁似二难。
西江诗种好,南斗剑光寒。
千里依莲重,三年食檗安。
头班人品称,春意暖征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