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松老香多气自严,馀烟勃郁透疏帘。
须臾过尽惟灰在,借问谁收一番炎。
这首诗描绘了松木燃烧后留下的独特景象与深邃意境。诗人以“松老香多气自严”开篇,生动地刻画了老松树散发出浓郁香气,其气息庄重而威严的特点。接着,“馀烟勃郁透疏帘”一句,通过描述余烟弥漫、穿透稀疏窗帘的情景,进一步渲染了松木燃烧后烟雾缭绕的氛围,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神秘而又静谧的空间之中。
随后,“须臾过尽惟灰在”描绘了短暂的燃烧之后,只有灰烬留存的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循环更替,以及生命从繁盛到消逝的过程。最后,“借问谁收一番炎”则以一个疑问句结束,引人深思,似乎在询问是谁或什么力量能够收集并转化这番炽热,既是对自然现象的哲思,也是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松木燃烧过程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壮观,也蕴含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生命轮回的感悟,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与宇宙奥秘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鱼品不胜多,而鲤为之宗。
曷为此独贵,无乃能为龙。
一跃浪千级,一嘘云万重。
变化须臾间,神妙无终穷。
其他点额辈,不敢攀高踪。
维人亦如是,拔萃斯为雄。
圣师名其子,勉以德业崇。
我作朝鲤图,一鲤居其中。
众鲤竞趋之,若效臣子恭。
巨鳜独不朝,悍然欲争锋。
可怜汝无识,不揆资凡庸。
一生只为鱼,鲤岂汝可同。
我亦不如鲤,年老无成功。
时时展此卷,著鞭期变通。
江净孤月寒,山空野梅白。
我是天涯人,却送东行客。
送君直上蓬山首,莫忘西南困征取。
功名富贵不须多,只把诗书垂不朽。
灏气南坡日夕清,杖藜缘底邈无情。
读书乃尔妨行乐,觅句从来怪瘦生。
况有鸡豚燕同社,政须钟鼓报新晴。
似闻岩桂花开遍,早晚携壶一就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