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恢制度,台阁任儒臣。
昔预联镳客,今为避路人。
拔茅言在耳,迁木句伤神。
奔走情无赖,西风起问津。
清朝恢制度,台阁任儒臣。
昔预联镳客,今为避路人。
拔茅言在耳,迁木句伤神。
奔走情无赖,西风起问津。
这首元朝曹伯启的《寄景梁御史》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景梁的深深感慨。首句“清朝恢制度”赞扬了当时朝廷恢复了正直的法制,显示出对国家治理的期待。接着,“台阁任儒臣”进一步强调了知识分子在朝廷中的重要地位。
诗人回忆起与景梁共事的时光,曾是同行的僚友,如今却因某种原因成为避路之人,暗示了他们之间的境遇变化。“拔茅言在耳,迁木句伤神”引用了古代典故,意指景梁的才华被拔擢,而自己却只能感叹世事变迁,令人黯然神伤。
最后两句“奔走情无赖,西风起问津”,表达了诗人对景梁的关切和自己的无奈,如同在秋风中迷失方向,不知如何寻求出路。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和对自己命运的感慨。
我不羡渠乘大马食肥肉,我不羡渠寝细毡居华屋。
富贵两字输与渠,奈渠未免一字俗。
我有诗肠如月朗三秋,我有酒肠如海吞百渎。
西湖之水足供酒一杯,西湖之山可作诗千幅。
羽客写我醉吟意,雪为长髯电为目。
岂知天上三台星,焉用人间九州督。
仕宦不达坐多言,衰老未死缘寡欲。
眉毛及须尚如漆,此为寿相万事足。
莫言不智又无福,宁当忍穷勿受辱。
气豪未减天外鸿,神清差似霜前菊。
有人指点问为谁,云是紫阳方虚谷。
欲求我者,南山之南,北山之北。
原夫官赋省题诗,何乃甘心改业为。
场屋久忘涂注乙,星辰閒测斗牛箕。
细看肖貌殊清彻,徐玩挥毫亦怪奇。
闻道天文脩晋志,淳风会有立朝时。
卷轴年深碎破时,我能补苴以完之。
惊逢大桁重华典,喜见由庚束皙诗。
王会周篇汲郡冢,儒生秦颂泰山碑。
装潢作手今无敌,消得朝天驲骑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