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
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旅途中的景象和心情,通过对自然山水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某种感悟。"历险极可畏,升高宜少休"一句,既写出了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上所体验到的艰难与惊险,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旅途劳顿之后的渴望休息。这种情感是非常真实和普遍的,它反映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两重心态:既有克服困难的勇气,又不乏对安逸的向往。
"岭水东西分,终亦归同流"则从更深层次上探讨了自然界和宇宙间万物归一的哲理。这不仅是对于山水景观的一种描述,更是一种超越具体景象的哲学思考。诗人通过这一自然现象,提醒我们一切纷争与分歧最终都会得到平衡与统一。
"臧获相尔汝,借灶燃枯槱"一句,则是对艰难旅途中取暖和寻找生机的描写。"臧获"指的是古代的一种取火方法,这里用来形容诗人在寒冷环境中的生存状态。"借灶燃枯槱"则表明了即便是在最不利的条件下,也能找到活下去的方式。这两句充满了对生命力强大的赞美。
最后,"五里一酌酒,聊以娱兹游"是诗人在旅途中寻找的一种精神慰藉。"五里一酌酒"意味着每行走五里的距离,就会停下来品尝一杯酒,以此来调剂旅途的辛苦和孤独。这是一种生活情趣的体现,也反映了诗人对于生命中小确幸的珍视。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旅行中的各种感受的真实表达,展现了一种超越具体旅途、触及深层哲理与情感的艺术魅力。
君不见天上妖蟆食天目,怪语空号玉川客。
万古何伤明月明,可笑妖蟆终受磔。
又不见人间痴蝶掩夜灯,焦头烂额恃己能。
烹煎不免取奇祸,亏蔽徒取人之憎。
二虫何知乃至此,飞走不能逃一死。
附炎触热正可怜,喘杀人间褦襶子。
草泥夜黑溪火明,挺矛衷甲方横行。
举烽止博褒姒笑,投阱何异长平坑。
我怜公子本无罪,人之不仁非自致。
便为移封到酒泉,唤取曲生同一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