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文丞相祠》
《谒文丞相祠》全文
明 / 章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篝灯夜坐读书台,怀古令人不寐来。

世远唐虞文未丧,俗经秦汉事堪哀。

周公礼乐真王佐,管氏功名只霸才。

千古是非昭简册,岂容踪迹共尘埃。

(0)
鉴赏

此诗《谒文丞相祠》由明代诗人章懋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是非的深刻思考。

首句“篝灯夜坐读书台”,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灯火下静坐阅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专注的氛围。接着,“怀古令人不寐来”一句,点明了诗人因对古代历史的深深思考而难以入眠,流露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世远唐虞文未丧,俗经秦汉事堪哀。”这两句对比了上古时期唐尧、虞舜的文治武功与后世秦汉时期的世俗变迁,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唐虞时期被认为是理想化的盛世,而秦汉时期则充满了战争与动荡,两相对比,突显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迁的不可避免性。

“周公礼乐真王佐,管氏功名只霸才。”这里将周公与管仲进行了对比,周公以礼乐治国,被认为是辅佐天子的真正人才;而管仲虽然也取得了显著的功绩,但更多被视为追求霸业的能臣。这一对比强调了不同历史人物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以及对理想政治的不同理解。

最后,“千古是非昭简册,岂容踪迹共尘埃。”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历史上的是非曲直都已记录在史册之中,不容许被遗忘或混淆。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信念,以及对后人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正确认识过去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作者介绍

章懋
朝代:明   字:德懋   号:闇然子   籍贯:金华府兰溪   生辰:1437—1522

(1437—1522)金华府兰溪人,字德懋,号闇然子,晚号谷滨遗老。成化二年进士。由庶吉士授编修。以谏元夕张灯被杖,贬南京大理左评事,历福建佥事。考满求致仕。家居以读书讲学为事,称“枫山先生”。弘治十六年起南京国子监祭酒。正德二年引疾归。世宗即位,进南京礼部尚书致仕。谥文懿。有《枫山语录》、《枫山集》。
猜你喜欢

早雁

一声初度自衡湘,断续天边见几行。

似有惊疑同避弋,只应来去为随阳。

高飞关塞何曾阻,久宿蒹葭渐有霜。

白首苏卿无恙在,北风时节倍思乡。

(0)

寄送蒲衣自丹霞之福州

发心初不与人言,二十辞家事世尊。

禽鸟就斋分石钵,猕猴同路上山门。

题诗空谷吟声应,宴坐秋潭瘦影翻。

此去八闽潮水上,荔支青榄似乡园。

(0)

宁都魏善伯寄示其兄弟文集率题二诗报之·其二

遂以文章著,殊乖作者心。

道犹资化育,价只待璆琳。

大地孤行迥,青山一卧深。

人来问容色,发白已如今。

(0)

放歌行答何皇图

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

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

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

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

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

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

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

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

四诗赠我殊霶霈,三舍犹应避旌旝。

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

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

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

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

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0)

乙巳清明日拟杜七歌·其四

丹水之山白玉英,我昔三弟皆才良。

三岁读书惊座客,六岁通经言有章。

凤凰巢覆卵亦毁,举杯酹汝来何方。

孤飞之鸟落后行,一矢可折十矢强。

呜呼四歌兮伤怀抱,汝兄虽存今已老。

(0)

夷山谣

古夷山,今平地。车马东西驰,屠儿倚刀醉。

梁园枯草鹰啸风,公子翩翩持角弓。

(0)
诗词分类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诗人
黄镇成 林同 王铚 朱同 沈谦 高旭 许棠 刘才邵 王逢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