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灯夜坐读书台,怀古令人不寐来。
世远唐虞文未丧,俗经秦汉事堪哀。
周公礼乐真王佐,管氏功名只霸才。
千古是非昭简册,岂容踪迹共尘埃。
篝灯夜坐读书台,怀古令人不寐来。
世远唐虞文未丧,俗经秦汉事堪哀。
周公礼乐真王佐,管氏功名只霸才。
千古是非昭简册,岂容踪迹共尘埃。
此诗《谒文丞相祠》由明代诗人章懋所作,通过对比历史与现实,表达了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以及对历史是非的深刻思考。
首句“篝灯夜坐读书台”,描绘了诗人深夜在灯火下静坐阅读的情景,营造出一种深沉而专注的氛围。接着,“怀古令人不寐来”一句,点明了诗人因对古代历史的深深思考而难以入眠,流露出对历史的浓厚兴趣和对古人智慧的向往。
“世远唐虞文未丧,俗经秦汉事堪哀。”这两句对比了上古时期唐尧、虞舜的文治武功与后世秦汉时期的世俗变迁,表达了对古代文明的怀念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唐虞时期被认为是理想化的盛世,而秦汉时期则充满了战争与动荡,两相对比,突显了历史的复杂性和变迁的不可避免性。
“周公礼乐真王佐,管氏功名只霸才。”这里将周公与管仲进行了对比,周公以礼乐治国,被认为是辅佐天子的真正人才;而管仲虽然也取得了显著的功绩,但更多被视为追求霸业的能臣。这一对比强调了不同历史人物在治国理念上的差异,以及对理想政治的不同理解。
最后,“千古是非昭简册,岂容踪迹共尘埃。”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指出历史上的是非曲直都已记录在史册之中,不容许被遗忘或混淆。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对历史公正性的信念,以及对后人应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正确认识过去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反思,展现了诗人深厚的历史感和对道德价值的坚持,同时也体现了对古代圣贤的敬仰之情。
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
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
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
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
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
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
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
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
四诗赠我殊霶霈,三舍犹应避旌旝。
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
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
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
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
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
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放歌行答何皇图》【明·陈恭尹】君不闻汗血驹,坠地即能走千里。日食不能满一石,低首盐车鸣不起。又不闻丹穴雏,览德徘徊天路衢。积粟如山不一顾,食必竹实栖高梧。古来志士不草草,易得是饥难得饱。陶公独为子春歌,此声千载君知道。池亭细语暮春天,出处之义何皎然。相门才子有公等,亚夫德裕安能贤。四诗赠我殊霶霈,三舍犹应避旌旝。丈夫相得在中心,字句形骸乃其外。灵洲之气久不开,骄马蹴踏朝汉台。世风披靡不可道,岂无豪俊多英才。陈梁丘海四人杰,后生不识为何来。爱君意气独健举,欲驱短翮乘风雷,披衷置腹无矜猜。呜呼,即今谁能为此语,君家昔盛君尚孩,安得还君旧府当三台。
https://shici.929r.com/shici/ht6Srt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