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江懋忠七十从军之燕》
《江懋忠七十从军之燕》全文
明 / 郑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千金紫马百金装,白首穷边烈士肠。

一雁正来君又去,二毛虽短剑还长。

燕台马死崩寒日,易水魂归哭夕阳。

筋力尚堪三百战,牙旗秋卷塞云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jiāngmàozhōngshícóngjūnzhīyàn
míng / zhèngyǎn

qiānjīnbǎijīnzhuāngbáishǒuqióngbiānlièshìcháng

yànzhèngláijūnyòuèrmáosuīduǎnjiànháicháng

yàntáibēnghánshuǐhúnguīyáng

jīnshàngkānsānbǎizhànqiūjuànsāiyúnhuáng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郑琰的《江懋忠七十从军之燕》描绘了一位老将的壮志豪情和沧桑经历。首句“千金紫马百金装”形象地展现了将军的豪富装备,显示出他的尊贵身份和对战争的重视。然而,“白首穷边烈士肠”则揭示了他年迈仍坚守边疆,有着坚韧不屈的烈士情怀。

“一雁正来君又去”以雁南飞的自然景象映衬出军人的频繁调动,生活漂泊无定。“二毛虽短剑还长”中的“二毛”指白发,表示岁月已逝,但手中的剑依然锋利,象征着老将的战斗意志和经验。

“燕台马死崩寒日,易水魂归哭夕阳”两句,通过燕台和易水的典故,表达了壮士在严寒中失去战友的悲痛,以及面对夕阳的孤独与哀伤。最后一句“筋力尚堪三百战,牙旗秋卷塞云黄”,展现出老将虽然体力衰退,但依然渴望继续战斗,直至旗帜在秋风中翻卷,黄沙满天,显示出其英勇无畏的精神风貌。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位老将的形象,既有豪情壮志,又有深沉的哀愁,展现了明初边关军人的悲壮人生。

作者介绍

郑琰
朝代:明   字:翰卿   籍贯:福建闽县

福建闽县人,字翰卿。任侠遨游闽中。工诗,词馆诸公争延致之,高文典册,多出其手。后至南京,徽州富人吴生以上宾礼遇之,每醉常骂主人为“钱虏”。吴与其兄构讼,疑琰泄其阴事,文致捕置京兆狱,瘐死狱中。有《二陬诗稿》。
猜你喜欢

初春杂咏八首·其五

麋鹿在幽径,采山饲青刍。

朝衔篱下花,暮饮槛边流。

不知奚所思,几日鸣呦呦。

野性乃家畜,顾瞻非匹俦。

嗟我忘机客,尘网直误投。

中原有亲故,恩断家亦浮。

我坐尔当卧,我起尔来游。

(0)

重阳日小憩茄冬社

竹翠山光扑面来,欲酬佳节在深杯。

白衣那遣文身著,黄菊毋劳绝域开。

已惯风多频落帽,不因乡远罢登台。

漫言此地无鸿雁,省却辽天一段哀。

(0)

喜吃烟

吃烟恰值禁烟期,身外浮云醉不知。

倘得心肠无是物,岂愁面目异当时。

藉他戒酒狂言寡,伴我看书引睡迟。

若使昔年有莺粟,吴王未必爱西施!

(0)

太文岩贵人设醮

谩言报应事纷纭,皂白到头终自分;

每恨无人诛国贼,今知有腹负将军。

鬼神忏遍皆供案,牲币陈空总秽闻。

惊听奏章道士说,熊公诉帝怒如焚。

(0)

骆亦至将归锦田,以诗告别;次韵送之

双眼欲穿乱未平,忽话别离转心惊;

岂无王粲登楼赋,谁有郑庄置驿情!

辙鱼望水只升斗,待激西江总不成;

我亦萧然多一身,肘见踵决甑生尘。

平时不减壮士色,此日送君始恨贫。

逃贫非难富亦易,美酒肥肉应能致。

虽饥未肯食嗟来,仍留瘦骨待君至。

(0)

感事漫兴·其四

处处迎降类犬羊,千秋谁复顾纲常。

壶浆白昼供蛇豕,香火深宵拜虎狼。

城破犹闻官索米,兵来唯见吏徵粮。

纷纷文武遭诛戮,敢信捐躯尽国殇。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晁公武 焦竑 符曾 戴冠 冯道 蒋防 曹禾 陶翰 冯梦龙 查升 孙奇逢 陆羽 陆希声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