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石修篁间紫兰,传神何似佩珊珊。
鸥波最是逃禅者,冷泪还教对画弹。
白石修篁间紫兰,传神何似佩珊珊。
鸥波最是逃禅者,冷泪还教对画弹。
此幅《题管道升修竹幽兰图》(其二),由清代乾隆皇帝弘历所作,以细腻笔触描绘了一幅白石与修篁之间点缀着紫色兰花的画面。弘历以“传神何似佩珊珊”一句,巧妙地将画面中人物的神韵与兰花的优雅相提并论,暗示了画中人物如同兰花一般高洁脱俗。
“鸥波最是逃禅者”,此处借鸥波比喻画中人物,暗示其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犹如遁入空门的僧人,远离尘嚣,寻求内心的平静与解脱。而“冷泪还教对画弹”则表达了观画者或画中人物内心的复杂情感,或许是对世事无常的感慨,亦或是对理想与现实差距的无奈,通过这句诗,弘历将画面的情感深度进一步挖掘,使得作品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描绘,更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情感体验。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画面元素的细腻描绘和情感的深入挖掘,展现了弘历对于艺术与人生独特而深刻的见解,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美和人文精神的崇尚与追求。
虔之山,高□虔溪日喧豗。
章江不让贡江去,二水争道谁雄魁。
飞湍直下三百尺,十八滩溜殷其雷。
怪石如鬼出水底,矗者虎牙伏者虺。
轻舟一叶触即粉,江鱼鼓腹不我哀。
虔城十万八千户,今者白骨撑成堆。
荒榛官道人迹绝,白昼遨嬉狼与豺。
有虎小于狸飞而食,虎腾蒿莱野豕怒,触人大树为之摧。
豪猪激矢矢飞射,黄沙漠漠天倒埋。
岭头行子望岭哭,招䰟涉江归去来。
逆毛九尾啼我侧,行人听之色死灰。
虔之山,自崔嵬。
山北高台止孤树,长号为我山崩颓。
高台虽崩台中石骨不得朽,应见西生日月江东回。
洪州一炬飞烟雾,神物犹留豫章树。
铁色枝蟠汉代云,霜皮藓剥吴都雨。
龙拿虎攫偃根株,石烂天枯历寒冱。
旌阳铁柱数千载,此物居然阅人代。
长蛟迸罅噏凄风,山鬼含瘿见奇态。
撑护全凭天地力,精灵应有明神配。
自来抚眺几婆娑,今日相看更谁在。
荒陵雷树仆狐狸,劫火空桑烬魑魅。
樟公樟公奈尔何,乾坤反覆何其多。
百战英雄一啼鸟,八代江山葬绮罗。
岁寒偃蹇心自保,枯蘖摧豗理不磨。
我来攀树三叹息,回看双鬓成蹉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