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日即事二首·其一》
《秋日即事二首·其一》全文
宋 / 王之道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盐]韵

潮退菰蒲风自倒,秋深菱芡雨应添。

怪来病眼双明甚,喜见遥山寸碧纤。

(0)
翻译
潮水退去后,菰蒲在风中摇曳不定。
秋天渐深,菱角和芡实可能因雨水而更加繁茂。
注释
潮退:潮水退落。
菰蒲:水生植物,古人常用于编席、造纸等。
风自倒:风自己吹得它们倒伏。
秋深:秋季深入,天气转凉。
菱芡:菱角和芡实,均为水生植物。
雨应添:雨水增多。
怪来:难怪。
病眼:视力不佳的眼睛。
双明甚:双眼格外明亮。
喜见:欢喜看到。
遥山:远处的山峦。
寸碧纤:一抹淡淡的绿色。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秋天的景象,通过对比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

"潮退菰蒲风自倒"中,“潮退”指代秋季水位下降,而“菰蒲”为水生植物,此句表明随着潮汐的退去,菰蒲在微风中自然倾倒。这里蕴含了秋天万物收藏的意境。

"秋深菱芡雨应添"则是说到了深秋,菱角和芡实等水生植物正当其时,秋雨将至,将为它们带来必要的滋润。这句话描绘出秋季农业生产中的重要环节,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农事的关注。

"怪来病眼双明甚"一句,表达了诗人因为眼睛不适而感到困扰,这种视觉上的不适在他看来尤其显著。这里“病眼”可能是指眼睛疲劳或者其他视力问题,而“双明甚”则强调了这种感觉的强烈。

"喜见遥山寸碧纤"中,“喜见”表达了诗人对远处山色所感受到的喜悦,这种喜悦源自于他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这里“遥山”指的是远处的山峰,而“寸碧纤”则形容山色的细腻和深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整首诗通过对秋天景物的观察,以及个人感觉的表达,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自然景象相结合,表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王之道

王之道
朝代:宋   籍贯:庐州濡须

公元一〇九三年至一一六九年字彦猷,庐州濡须人。生于宋哲宗元祐八年,卒于孝宗乾道五年,年七十七岁。善文,明白晓畅,诗亦真朴有致。为人慷慨有气节。宣和六年,(公元一一二四年)与兄之义弟之深同登进士第。对策极言燕云用兵之非,以切直抑制下列。调历阳丞。绍兴和议初成,之道方通判滁州,力陈辱国非便。大忤秦桧意,谪监南雄盐税。坐是沦废者二十年。后累官湖南转运判官,以朝奉大夫致仕。
猜你喜欢

松轩为无锡杨璠题

落日长松野蔓滋,小门幽径曲通篱。

影横虚榻月当牖,风度清琴声满帷。

冰雪岁寒人共古,栋梁材大事何迟。

分明记得歌游处,白发青林有梦思。

(0)

送王文昭秀才还慈溪

风雅文章世宦名,西游未久复东行。

广场有藿驹难絷,清野无蒿鹿未鸣。

灯下雨声宾馆梦,江南晚色故园情。

温柔旧学如君少,落日临期老眼明。

(0)

寄吴东升

辕门歌管振芳辰,翰墨穷工世绝伦。

铗气犹寒弹后月,笔花空晚梦中春。

盛时郎将乌纱旧,幕府儒宾白发新。

二十知名今共老,相逢不是薄游人。

(0)

送孔彦旭还阙里

莱衣千里上京师,文采雍容玉树枝。

对客共称佳子弟,过庭如见旧威仪。

重辟落月人归早,野渡清霜马去迟。

四海门墙千古意,因君日日起遐思。

(0)

题李白观瀑图

两臂束蹙肩双攒,仰首挺立如禁寒。

平生斗酒百篇兴,似为庐瀑唫盘桓。

江东无人酒船返,黄鹤放归南道远。

绝倡从来和者稀,紫烟落日香炉晚。

(0)

瀛洲为锡山杨秀才作

曾到瀛洲路,清孤绝点埃。

浪香鱼易化,月爽桂长开。

壮志英雄步,弘文馆阁才。

升腾各有地,何必扣蓬莱。

(0)
诗词分类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诗人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朱自清 谢觐虞 闻一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