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客未尝知酒圣,高人何止擅文豪。
三司自揣非吾事,敢觊徐州解佩刀。
恶客未尝知酒圣,高人何止擅文豪。
三司自揣非吾事,敢觊徐州解佩刀。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王之道所作,名为《和富公权宗丞十首(其八)》。诗中的意境与用词颇具深意。
“恶客未尝知酒圣,高人何止擅文豪。”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文学才华的自信,以及对于酒文化的不解和不屑一顾。诗人以“恶客”自称,可能是出于谦逊或特立独行之意,同时也显示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高人”则指那些在文学上有杰出成就的人物,而“何止擅文豪”则强调诗人的文学才华不仅仅局限于擅长文词,更有着深厚的底蕴。
“三司自揣非吾事,敢觊徐州解佩刀。”
这一句中,“三司”通常指的是古代政府中的高级官职,这里可能隐喻诗人对官方、权力不感兴趣,也不愿意卷入其间的纷争。“自揣非吾事”表明诗人的超然与选择性参与,强调了他个人的独立立场。而“敢觊徐州解佩刀”则展现了一种对于英雄气概和勇武精神的向往,“徐州”在古代文学中常有英豪之地的象征意义,而“解佩刀”则是诗人表达自己愿意放下一切世俗羁绊,以一身正义之心面对挑战的决心。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于个人才华与精神世界的自信,以及对于外界权力斗争的冷漠态度。通过这短短几句,王之道展现了自己既是文学上的高手,也是一个有着强烈独立人格和正义情怀的人物形象。
兵后匆匆记别离,两年音问不相知。
武昌楼下初来日,幕府门前忽见时。
上国花开同醉少,大江潮落独归迟。
莫嗟握手还分手,此会从前岂有期。
去年君为郡文学,独抱遗经憎命薄。
出门无马坐无毡,拜迎官长常作恶。
今年君为转运使,殊恩亲出官家赐。
月给太仓三十斛,况复官闲少公事。
人生贵贱反覆间,世上悠悠那解此。
忆昨访我当严冬,写此溪山三数重。
骅骝一去了无影,空有遗迹泥沙中。
闻道河间故城里,开门遥见滹沱水。
何时为画古邯郸,珍重函封寄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