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气有盛衰,理义无损益。
理义要常胜,毋为血气役。
血气有盛衰,理义无损益。
理义要常胜,毋为血气役。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淳所作的《隆兴书堂自警三十五首》中的第二十一首。它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生哲理的理解和个人修养的追求。诗中强调了人的精神力量(理义)的重要性,认为理义是恒久不变的,应该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不应被短暂的血气之勇或冲动所左右。诗人通过自我警示,提醒自己要时刻保持理智和道义的清醒,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成长。这种警醒和自我约束的态度,体现了古代士人修身养性的儒家理念。
广州奇禽鸿鹄群,劲羽长翼飞蔽云。
啸俦命侣自其职,饮水栖林馀不闻。
今年飞蝗起东国,所过田畴畏蚕食。
神假之手天诱衷,此鸟乃能去螟贼。
数十百千如合围,搜原剔薮无孑遗。
历寻古记未曾有,细察物理尤应稀。
忆昔虞舜德动天,象为耕地鸟耘田。
圣时多瑞亦宜尔,请学春秋书有年。
天秋鼓南风,云海飘暮雪。
三春犹冱寒,九夏那苦热。
土圭测中气,尝闻先儒说。
穷发多异宜,泥古诚亦拙。
吴侯擅六艺,名宦端不屑。
晚岁登泰山,蚤已探禹穴。
千岁可坐致,不待数旬月。
重阴畏坎陷,五阳欣夬决。
君子方履霜,渠肯蹈覆辙。
鸡猪与鱼蒜,幸可充朝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