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寄元美·其三》
《寄元美·其三》全文
明 / 李攀龙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自握明珠掌上愁,夜来寒色动隋侯。

可知按剑人相视,任是衔恩未可投。

(0)
鉴赏

这首诗《寄元美(其三)》由明代诗人李攀龙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复杂的人际关系与情感纠葛。

首句“自握明珠掌上愁”,以“明珠”为喻,暗示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忧虑与困扰,如同珍贵的宝物却难以把握,令人感同身受。次句“夜来寒色动隋侯”,运用典故,隋侯救蛇而得珠,此处借以表达主人公在夜晚感受到的寒冷与孤独,仿佛连自然界的寒气都与他共鸣,增添了一层凄凉的氛围。

接下来,“可知按剑人相视”,通过“按剑”这一动作,形象地描绘了紧张、戒备的状态,暗示了人物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或不信任。同时,“相视”二字则透露出一种微妙的交流与对峙,让人联想到复杂的人际关系中的微妙心理活动。

最后一句“任是衔恩未可投”,直抒胸臆,表达了即使心中怀有感激之情,也难以轻易付出或表达,可能是因为顾虑重重,或是害怕误解与伤害。这句话不仅揭示了人物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也反映了人际关系中普遍存在的谨慎与复杂性。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精炼的语言和丰富的象征,深刻地探讨了人性中的忧虑、孤独、冲突与情感的复杂性,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

作者介绍
李攀龙

李攀龙
朝代:明   号:沧溟   籍贯:历城(今山东济南)   生辰:1514—1570

李攀龙(1514年5月12日—1570年9月18日),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府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长于七言近体,但后人也批评他的诗歌为“瞎唐诗”。
猜你喜欢

再赠李质夫

赠春须记折花时,坐恨江南信息迟。

还向瑶林主人问,东风应傍去年枝。

(0)

至金乡先寄田直孺

京雒尘埃各未湔,古城潇洒向秋天。

今朝屈指终三伏,此地衔杯已六年。

老喜交朋频把臂,拙无材力可求田。

君当记得鲈鱼约,何日相从上钓船。

(0)

被旨还阙训答诸公韵三首·其三

几年南楚听哀猿,自昔江湖忆帝阍。

粉骨何禆天下事,赐环难报圣君恩。

馀光久记仁人里,引重仍惭长者言。

安得新官来棹速,更随春色到乡园。

(0)

次韵弱翁春中久雨

楚雨廉纤无尽时,园亭惟有草菲菲。

桃花泛水飘红去,燕子贪泥带湿飞。

润彻玉琴春气弱,声侵罗幕夜寒微。

东阳病骨疏慵甚,留取清樽待霁晖。

(0)

南明山宝相寺十五题·其十齐相书堂

异代终难问,遗名不可穷。

山中丞相去,林下学堂空。

映雪功休比,冲天志莫同。

故基兰蕙满,犹自起华风。

(0)

碧落洞

名因物之累,物尝不厌名。

标之曰到难,日有车马声。

苍崖匪才凿,洞室百步宏。

潜龙想鳞鬣,石乳悬旒缨。

溪流湛其中,吞吐日月精。

其源咫尺耳,盥濯未尝经。

我来先振衣,色变水石清。

倚杖聊四顾,高低古今铭。

颇恨辙迹多,不益云萝情。

西南有复岭,烟霞昼晦冥。

呼僧指问之,山外或小平。

茅茨构石壁,兔鹿浑微生。

沈吟幽栖地,雅兴宿志并。

何时一椽屋,散发入岩坰。

脱略五千言,坐忘六尺形。

看云会所适,以此休馀龄。

(0)
诗词分类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诗人
任昉 谢惠连 王湾 卢延让 贾至 张继 卢象 武三思 郑成功 徐有贞 萧颖士 丘迟 赵执信 卢肇 吴嘉纪 刘凤诰 李冶 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