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见都城灯火春,看驱肥马走朱轮。
天传九奏虚群籁,海踊三山跨万鳞。
追赏谩逃深禁直,拜迎祗望属车尘。
预知短发非欢事,只有觥船未愧人。
四见都城灯火春,看驱肥马走朱轮。
天传九奏虚群籁,海踊三山跨万鳞。
追赏谩逃深禁直,拜迎祗望属车尘。
预知短发非欢事,只有觥船未愧人。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诗中描绘了都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人们驱赶着装饰华丽的马车穿梭其中。"天传九奏虚群籁"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音乐声高亢,几乎掩盖了所有其他的声音。"海踊三山跨万鳞"则以大海和山峰为喻,形象地展现了节日热闹非凡的气氛。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在深宫之中,无法亲身参与热闹的拜迎活动,只能在心中追忆往昔,对盛世繁华有所向往。他意识到自己年华已逝,白发生早,这并非欢乐之事。然而,面对这样的盛世,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至少在饮酒作乐的船上,他的行为并未愧对他人。
整首诗通过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既有对繁华景象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