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
《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全文
宋 / 晁补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四见都城灯火春,看驱肥马走朱轮。

天传九奏虚群籁,海踊三山跨万鳞。

追赏谩逃深禁直,拜迎祗望属车尘。

预知短发非欢事,只有觥船未愧人。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xiàoshèngzhōngshàngyuán
sòng / cháozhī

jiàndōuchéngdēnghuǒchūnkànféizǒuzhūlún

tiānchuánjiǔzòuqúnlàihǎiyǒngsānshānkuàwànlín

zhuīshǎngmàntáoshēnjìnzhíbàiyíngzhīwàngshǔchēchén

zhīduǎnfēihuānshìzhīyǒugōngchuánwèikuìrén

注释
都城:古代京城,这里指长安或东京等首都城市。
朱轮:古代贵族乘坐的红色车轮,象征尊贵。
九奏:古代宫廷音乐,形容乐曲繁多。
群籁:各种声音,这里指乐声。
深禁:皇宫深处,指宫禁之地。
祗望:仅希望,表示期待渺茫。
觥船:酒杯满溢如船,形容畅饮。
愧人:不愧于人,指无愧于心的生活方式。
翻译
四次见到京都繁华的夜景,目睹骏马载着贵人驶过红色的车轮。
天上传来九重乐章,寂静无声,大海中仿佛有三座山峰跃动,如同千万鱼鳞翻滚。
追忆往昔的荣光已无法逃避宫廷的深深禁地,只期待能见到贵人的随从车辆扬起的尘土。
早已明白,年华老去不再是快乐之事,唯有饮酒作乐还不算辜负人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晁补之所作的《次韵校理盛居中上元》。诗中描绘了都城元宵节的繁华景象,灯火辉煌,人们驱赶着装饰华丽的马车穿梭其中。"天传九奏虚群籁"一句,运用夸张手法,形容音乐声高亢,几乎掩盖了所有其他的声音。"海踊三山跨万鳞"则以大海和山峰为喻,形象地展现了节日热闹非凡的气氛。

诗人感慨自己虽然身在深宫之中,无法亲身参与热闹的拜迎活动,只能在心中追忆往昔,对盛世繁华有所向往。他意识到自己年华已逝,白发生早,这并非欢乐之事。然而,面对这样的盛世,他并不感到遗憾,因为至少在饮酒作乐的船上,他的行为并未愧对他人。

整首诗通过元宵节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盛世的赞美和对自己人生的反思,既有对繁华景象的欣赏,又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作者介绍
晁补之

晁补之
朝代:宋   字:无咎   号:归来子   籍贯: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   生辰: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猜你喜欢

寄徐雪江珦潜山老友

雪江连雪巘,天目一般清。

三老真希有,几年能再生。

琴中弹自谱,讲外著诗声。

岂独笺庄老,犹于翰墨精。

(0)

访王文质西塾

独对梅花坐,枝头数点开。

画中无此景,雪里有僧来。

饥鹤窥流水,行龟落冻苔。

茶边清话处,一字共敲推。

(0)

怀寄周静得

老尽黄花梅又开,故人不见入城来。

武康县北三桥步,夜夜梦中行一回。

(0)

杂兴·其四

等闲白却少年头,悟得空时总不愁。

毕竟生来何所有,只如水上一浮沤。

(0)

题武溪龙书庙壁

路到龙栖处,阴森觉有灵。

山腰过云黑,石眼出泉腥。

(0)

桂州·其二

乱草藏边路,寒禽下戍楼。

伏波渠水浅,难载济川舟。

(0)
诗词分类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诗人
李大钊 蔡和森 周文雍 熊亨瀚 罗学瓒 恽代英 杨匏安 刘伯坚 邓中夏 许晓轩 刘振美 任锐 余文涵 孙中山 孔稚珪 汪精卫 聂绀弩 朱孝臧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