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遣使为大祀犠牲北至齐鲁》
《遣使为大祀犠牲北至齐鲁》全文
明 / 朱元璋   形式: 七言律诗

钦天惟恐不精诚,命尔赍符驰驿行。

淮海济州连地阔,江河徐邑旷川平。

智人一目胸怀爽,霸业千年帝道兴。

俗异语殊南北辨,由来混一大嘉祯。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开国皇帝朱元璋所作,名为《遣使为大祀犠牲北至齐鲁》。诗中描绘了派遣使者携带符信,迅速前往齐鲁之地进行祭祀活动的情景。诗人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从淮海到济州、江河到徐邑的广阔地域,以及沿途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象。

首句“钦天惟恐不精诚”,表达了对上天的敬畏之心,强调了行动的虔诚与诚意。接着,“命尔赍符驰驿行”则点明了派遣使者的目的与任务,即携带重要信物快速前往目的地执行祭祀活动。

接下来的四句“淮海济州连地阔,江河徐邑旷川平”,描绘了使者行程中所经过的辽阔地域,以及沿途的壮丽景色。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连”、“旷”等字眼,既展现了地理空间的广大,也暗示了国家疆域的广阔与统一。

“智人一目胸怀爽,霸业千年帝道兴”两句,进一步升华了主题,将个人的智慧与国家的霸业联系起来,表达了通过智慧与努力,可以推动国家繁荣昌盛的愿景。

最后,“俗异语殊南北辨,由来混一大嘉祯”则揭示了不同地域间的文化差异与语言交流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了国家统一所带来的吉祥与福祉。整首诗不仅体现了朱元璋作为君主的深谋远虑,也蕴含了他对国家统一与发展的深切期望。

作者介绍
朱元璋

朱元璋
朝代:明   字:国瑞原名重八   生辰:1328年—1398年6月24日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国瑞, 原名朱重八、朱兴宗,出生于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太平乡孤庄村。明朝开国皇帝(1368年—1398年在位),年号“洪武”。元璋在位期间,政治上,强化中央集权 ,废除丞相和行中书省,设三司分掌地方权力,严惩贪官和不法勋贵 ;军事上,实施卫所制度;经济上,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兴修水利,减免税负,丈量全国土地,清查户口等;文化上,紧抓教育,大兴科举,建立国子监培养人才 ;对外关系上,确立“不征之国”。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
猜你喜欢

读罗隐孟郊集

罗隐寓以骂,孟郊鸣其穷。

始读郁吾气,再味濡我胸。

如何志与气,发作瓶瓮中。

大见无贤愚,大乐非穷通。

弃置二子集,追攀千古风。

中兼六义异,下与万物同。

妙象生丹青,利器资陶镕。

心手适相遇,变化从色空。

感寓复收敛,兀然无我翁。

(0)

谢人惠茶器并茶

三事文华出何处,岩上含章插烟雾。

曾被西风吹异香,飘落人寰月中度。

美林见器安所施,六角灵犀用相副。

目下发缄谁致勤,爱竹山翁傍云住。

遽命长须烹且煎,一簇蝇声急须吐。

每思北苑滑与甘,尝厌乡人寄来苦。

试君所惠良可称,往往曾沾石坑雨。

不畏七碗鸣饥肠,但觉清多却炎暑。

几时对话爱竹轩,更引毫瓯斲诗句。

(0)

圆石六题·其五快览亭

欲跨晴虚两腋风,曲栏干外意无穷。

忘形独坐双岩下,遣兴旁观万象中。

数韵瑰奇聊自适,满怀清爽可谁同。

飒然而下吾能赋,未必登临愧楚宫。

(0)

简元舆祠部·其一

文艺相从春欲暮,未去皇州散还聚。

岂期扰扰凶器场,却会高谈玩千古。

冷官辄对华省郎,亦许烹煎待宾主。

文章虽自根本来,裂破大全空缕缕。

如公自蓄胸中奇,长短岂能欺五度。

旷野群陂渴霖雨,欲叫虾蟆已窥户。

春衫未叠麦寒薄,最惬含毫斲诗句。

如公简静意尤远,卒迩清风慰遐慕。

牵率鄙兴游太虚,满我缣箱始归去。

(0)

赋新繁周表权如诏亭

乌犀解轴黄金装,吴绫蜀锦鸾凤翔。

欧虞飞毫洒中诏,帝曰咨汝田曹郎。

汝能教子以义方,济济来仕吾国光。

贲汝爵秩及身章,潜德晦耀吾岂忘。

田曹有亭在繁上,旧以义方揭亭榜。

安知教子三千年,契合前言被天奖。

翰林为易如诏名,春入丘园添气象。

里老来观归责儿,急寻字解治王诗。

綵衣朱幡典便郡,简池太守真汝师。

(0)

上巳舣舟汉口命驾凤栖成二绝句·其二

池上澄辉冻已销,阳和巧思著花梢。

残云断霭归何处,翠幰红帷遍乐郊。

(0)
诗词分类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诗人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尹台 张煌言 金幼孜 郭谏臣 龚自珍 韩愈 王恽 舒岳祥 王翰 沈辽 陈师道 晁补之 李贺 陆龟蒙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