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雉扇合蓬莱,朝车回紫陌。
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
燕娥奉卮酒,低鬟若无力。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
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
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宴会景象,通过细腻的画面和生动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贵族生活的奢华与繁复。首句“雉扇合蓬莱”中的“雉扇”,指的是用羽毛装饰的扇子,而“蓬莱”,则是传说中仙山之名,这里暗示着宴会的高雅脱俗。紧接着,“朝车回紫陌”,展现了宴会结束后,贵族们乘坐华丽的车辇返回府邸的情景,其中“紫陌”象征着尊贵与权势。
诗人随后写道:“重门集嘶马,言宴金张宅。”这里,“重门”指的是深深的院门,而“嘶马”,则是马儿因久等而发出的一种声音。结合下文的“言宴金张宅”,可以看出诗人正在描绘一个豪华府邸前,马匹聚集、宾客盈门的情景。
接下来,“燕娥奉卮酒”中的“燕娥”,指的是美丽的侍女,她们手持小型酒具(卮酒)为宴会上的宾客斟酒。然而,这些侍女似乎显得有些无力,可能是因为长时间站立或是服务繁忙而感到疲惫。这一细节传达出古代宴席上对细节的注重以及对女性角色的描绘。
“十户手胼胝,凤凰钗一只”则展示了宴会上的华丽装饰。这里的“十户”,可能指的是宴会场所的宽敞与富足,而“手胼胝”,是指手上佩戴的装饰物品。而“凤凰钗一只”,则是对贵族妇女头饰的一种描绘,凤凰作为吉祥之鸟的形象,在这里象征着高贵与美丽。
最后,“高楼齐下视,日照罗衣色。笑指负薪人,不信生中国。”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瞰着下方的景致,一片繁华如同画中一般。而“日照罗衣色”,则是对阳光映照下的锦绣服饰进行的描写,展示了古代服饰的华美。紧接着,“笑指负薪人”中的“负薪人”,可能是指宴会上负责供应柴火的人,而诗人对此人的指点与微笑,则显示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心态。最后一句“不信生中国”,则表达了一种生活在这样一个繁华文明之中的自豪与满足。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宴会场景的精细刻画,展现了唐代贵族生活的奢侈与富丽,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文化生活的深刻观察和艺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