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林突兀换浓青,藉有来兮去可停。
来去炽然青不改,隔邻大士示心经。
千林突兀换浓青,藉有来兮去可停。
来去炽然青不改,隔邻大士示心经。
这首诗以“来青轩戏题”为题,由清朝的乾隆皇帝(弘历)所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界的更迭与不变,以及对佛教智慧的感悟。
首句“千林突兀换浓青”,以“千林”形容众多树木,用“突兀”描绘出树木的高耸与茂盛,而“换浓青”则暗示了四季更替,树木从绿转深,展现出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变化。这句诗通过对比和动态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生生不息的循环之美。
次句“藉有来兮去可停”,“藉有来”意味着事物的来临,而“去可停”则表达了事物终将离去,但可以暂停或停留的哲思。这里蕴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一种超脱于时间之外的静止状态,即心灵的平静与永恒。
第三句“来去炽然青不改”,“炽然”一词强调了事物的热烈与鲜明,这里的“青”既指树木的绿色,也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希望。尽管事物不断来去,但生命的本质——绿色、活力与希望——却始终不变。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永恒价值的深刻理解。
最后一句“隔邻大士示心经”,“大士”通常指的是佛教中的菩萨,这里可能是指佛陀或菩萨的智慧。通过“示心经”,诗人表达了佛法的教诲如同明灯,照亮了心灵的迷雾,引导人们认识到生命的真谛。这句诗揭示了诗人在自然景观中领悟到的佛教哲学,即通过观察自然现象,可以洞察宇宙真理,达到心灵的净化与觉醒。
整体而言,这首诗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与佛教智慧,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哲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生命、时间与存在的独特见解。
艳绝百花惭,花中合面南。
赋诗情莫倦,中酒病先甘。
国色浑无对,天香亦不堪。
遮须施锦障,戴好上瑶簪。
苞拆深擎露,枝拖翠出蓝。
半倾留粉蝶,微亚摘宜男。
邻妓临妆妒,胡蜂得蕊贪。
忽翻晴吹动,浓睡晚烟含。
话别年经一,相逢月又三。
遣吾挦白发,为尔换新衫。
池馆邀宾看,衙庭放吏参。
仙娥喧道院,魔女逼禅庵。
乱折窠难惜,分题韵更探。
歌欢殊未厌,零落痛曾谙。
谷雨供汤沐,黄鹂助笑谈。
颜生如见此,未免也醺酣。
春风似旧花仍笑,人生岂得长年少。
我与儿兮各一方,憔悴看成两鬓霜。
如今岂无騕袅与骅骝,安得送我置汝傍。
胡尘暗天道路长,遂令再往之计堕眇芒。
胡笳本出自胡中,此曲哀怨何时终。
笳一会兮琴一拍,此心炯炯君应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