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闲游西复东。随缘且过住尘中。
杳杳冥冥今古在,蒙蒙。害风风里得飘蓬。
公且只知浮蚁动,我今偏爱满堂红。
照破当年昏暗事,空空。灵台一点透穹窿。
每日闲游西复东。随缘且过住尘中。
杳杳冥冥今古在,蒙蒙。害风风里得飘蓬。
公且只知浮蚁动,我今偏爱满堂红。
照破当年昏暗事,空空。灵台一点透穹窿。
这首元代王哲的《定风波》描绘了一位超脱尘世、随性而行的隐士形象。首句“每日闲游西复东”,展现了主人公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不拘泥于固定的方向,随缘而行。接下来的“随缘且过住尘中”进一步强调了他顺应自然、融入世俗的态度。
“杳杳冥冥今古在,蒙蒙害风风里得飘蓬”运用了象征手法,形容人生的无常和漂泊不定,如同风中的蓬草,虽渺小却坚韧地生存。诗人以“公且只知浮蚁动”暗讽世人过于关注琐碎之事,而他则选择“我今偏爱满堂红”,欣赏生活中的美好,如满堂的红色,寓意着生命的热烈与希望。
最后两句“照破当年昏暗事,空空灵台一点透穹窿”表达了诗人洞察世事的能力,他以内心的清明照亮了过去的阴暗,而“灵台一点透穹窿”则象征着他的心志高洁,犹如穿透云层的光芒,直指天际。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个人的生活态度和内心世界,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意境。
饭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
支藜强窥园,试此双不借。
逐胜思秋初,曾命庐山驾。
飞瀑醒心眼,流派从空下。
狂欲诛茅依,可使不知夏。
披襟纳西风,溪风荡虚榭。
凭阑眺夐绝,极望大田稼。
韬光有畸士,相逢顿生讶。
遗踪扣地主,颇觉倦邀迓。
失言徒自咎,其实非予诈。
山居俗事简,难律世情嚇。
归栖公宇净,颜发苦衰谢。
家遥二千里,托兴相慰藉。
因晤隐者讷,天性两难亚。
初非钓虚名,又非求善价。
束缚全孤贞,老欲就閒暇。
约略斯人心,执一不易化。
眺此五峰云,矍然发悲咤。
企脚北窗坐,月漏松叶架。
无眠亲短檠,怀孤嫉遥夜。
《江城忆游庐山逢隐者》【宋·董嗣杲】饭馀睡相魔,啜茶即退舍。支藜强窥园,试此双不借。逐胜思秋初,曾命庐山驾。飞瀑醒心眼,流派从空下。狂欲诛茅依,可使不知夏。披襟纳西风,溪风荡虚榭。凭阑眺夐绝,极望大田稼。韬光有畸士,相逢顿生讶。遗踪扣地主,颇觉倦邀迓。失言徒自咎,其实非予诈。山居俗事简,难律世情嚇。归栖公宇净,颜发苦衰谢。家遥二千里,托兴相慰藉。因晤隐者讷,天性两难亚。初非钓虚名,又非求善价。束缚全孤贞,老欲就閒暇。约略斯人心,执一不易化。眺此五峰云,矍然发悲咤。企脚北窗坐,月漏松叶架。无眠亲短檠,怀孤嫉遥夜。
https://shici.929r.com/shici/77MLuWIiq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