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崖悬绝倚山垠,草径低迷劣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两崖悬绝倚山垠,草径低迷劣可分。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
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
这首诗描绘了石门深山之中独特的自然景象和诗人的心境。首句"两崖悬绝倚山垠"写出了山势险峻,两边峭壁直插天际,仿佛与大地边缘相接。"草径低迷劣可分"则描绘了蜿蜒曲折的小路隐藏在杂草丛中,显得幽深而难寻。
"潭影乍从明处见,竹香偏向静中闻"两句,通过光影变化和竹香的飘逸,展现了环境的清幽与宁静。明亮的潭水倒映着周围景色,而竹林的香气只有在静谧时才能被感知,进一步强化了山中的寂静。
"石林万古不知暑,茅屋四邻惟有云"写出了石林的清凉和茅屋的孤独,暗示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长久以来,石林不觉夏日炎炎热浪,而茅屋四周唯有白云相伴,流露出诗人超脱尘世的追求。
最后两句"曳杖行歌羡樵叟,此生何计得随君"表达了诗人对山野老翁悠然自得生活的羡慕,以及自己无法像他们那样归隐山林的无奈和渴望。整首诗以景寓情,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长天望油云,槁黍待甘霔。
一雨有丰凶,死生分旦暮。
颇闻两州民,岩谷多啸聚。
有司幸眼前,白对急追捕。
斯民如婴儿,慈母仰调护。
岂容使之饥,而反贻以怒。
救饥当未然,为食须早具。
不雨三月馀,开口久待哺。
岳牧事遨游,傲聣曾莫顾。
遂令出偏师,往往勤远虑。
人亦甚畏死,阶乱岂无故。
汉有大司农,为国最知务。
谁知部使者,出纳反坚固。
输金买朝粮,仅得鸟一嗉。
尚尔吝弗予,民隐独何愬。
几何不为盗,悔过苦无路。
富儿家多金,封财亦良裕。
积金谋子钱,切骨被疽蠹。
闭粜不肯售,叩门如蚁附。
忿气生一时,万死有不惧。
政坐守宰痴,申令苦不素。
有时出万斛,官为复常赋。
大或旌义闾,小或赐朝酺。
民情非木石,岂不遵劝谕。
岁事小不登,彝伦坐成斁。
无良二千石,万事成缪误。
况乃六月师,金甲困暴露。
天道有报施,人情均好恶。
会当明诛赏,典刑正王度。
庶几令远氓,因此出沈痼。
《五月悯雨颇闻饥民弄兵于严衢两州间三十韵》【宋·周紫芝】长天望油云,槁黍待甘霔。一雨有丰凶,死生分旦暮。颇闻两州民,岩谷多啸聚。有司幸眼前,白对急追捕。斯民如婴儿,慈母仰调护。岂容使之饥,而反贻以怒。救饥当未然,为食须早具。不雨三月馀,开口久待哺。岳牧事遨游,傲聣曾莫顾。遂令出偏师,往往勤远虑。人亦甚畏死,阶乱岂无故。汉有大司农,为国最知务。谁知部使者,出纳反坚固。输金买朝粮,仅得鸟一嗉。尚尔吝弗予,民隐独何愬。几何不为盗,悔过苦无路。富儿家多金,封财亦良裕。积金谋子钱,切骨被疽蠹。闭粜不肯售,叩门如蚁附。忿气生一时,万死有不惧。政坐守宰痴,申令苦不素。有时出万斛,官为复常赋。大或旌义闾,小或赐朝酺。民情非木石,岂不遵劝谕。岁事小不登,彝伦坐成斁。无良二千石,万事成缪误。况乃六月师,金甲困暴露。天道有报施,人情均好恶。会当明诛赏,典刑正王度。庶几令远氓,因此出沈痼。
https://shici.929r.com/shici/UFXHEm.html
谁谓灵泉易感通,解令少妇却愁容。
道人应为众生说,此事如何著得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