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金碎玉,看几枝疏瘦。昨夜新霜又重九。
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
南山真意在,孤绝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
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
愿岁岁、秋光似花浓,这夕照、閒门有人同守。
丛金碎玉,看几枝疏瘦。昨夜新霜又重九。
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
南山真意在,孤绝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
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
愿岁岁、秋光似花浓,这夕照、閒门有人同守。
此诗《洞仙歌·菊》由清代末年到近现代初的诗人吕惠如所作。诗中描绘了菊花的高洁与孤绝之美,以及诗人对菊花的喜爱与敬仰之情。
首句“丛金碎玉,看几枝疏瘦”,以“丛金碎玉”形容菊花的金黄花瓣,既形象又富有诗意;“看几枝疏瘦”则描绘出菊花的疏朗姿态,展现出其不俗的风骨。接下来,“昨夜新霜又重九”点明时节,重阳节时的霜降,为菊花的盛开提供了背景。
“正古帘月悄,罗荐香寒,是词客、薄醉微吟时候。”这一句通过环境描写,营造了一种静谧、雅致的氛围,词人在此时此刻,或许会因菊花的美丽而微醺,轻声吟诵,表达对菊花的赞美和对自然之美的感慨。
“南山真意在,孤绝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这里借用了陶渊明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菊花品格的崇敬,认为菊花如同陶渊明一样,追求真我,不随波逐流,保持高洁的品质。“真意在”、“孤绝幽芳”、“千载襟期继陶叟”三句,层层递进,展现了诗人对菊花精神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扬。
“端不负初心,寂寞东篱,总未向、春风低首。”这一段进一步强调了菊花的坚韧与独立,即使在寂寞的东篱下,也不向春风低头,始终保持自己的本色。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正是诗人所推崇的。
最后,“愿岁岁、秋光似花浓,这夕照、闲门有人同守。”表达了诗人希望每年秋天都能欣赏到如此浓郁的菊花,同时期待有人能与他一同守护这份美好,共享这份宁静与和谐。
整首诗通过对菊花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其自然之美,更蕴含了诗人对高洁品格的追求和对自然和谐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富有哲理意味的佳作。
西江水。道是西风人泪。
无情却解送行人,月明千里。
从今日日倚高楼,伤心烟树如荠。会君难,别君易。
草草不如人意。十年著破绣衣茸,种成桃李。
问君可是厌承明,东方鼓吹千骑。
对梅花、更消一醉。有明年、调鼎风味。
老病自怜憔悴。
过吾庐、定有幽人相问,岁晚渊明归来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