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床久矣卧云林,六十银丝两鬓侵。
海上浮杯心已息,掬溪容我窃棠阴。
石床久矣卧云林,六十银丝两鬓侵。
海上浮杯心已息,掬溪容我窃棠阴。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愚的作品,题为《上四明守黄侍郎辞延福(其二)》。诗人以“石床久矣卧云林”起笔,描绘自己长久以来在山林中过着隐居生活,石床成为他的栖息之地,暗示了他对尘世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环境的喜爱。接下来,“六十银丝两鬓侵”一句,通过描述自己年事已高,双鬓斑白,流露出岁月流转的感慨。
“海上浮杯心已息”表达了诗人对于仕途的淡然态度,他把人生比作海上漂泊的杯子,内心已经平静如止水,不再追求世俗的名利。“掬溪容我窃棠阴”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向往的宁静生活,他希望能静静地在溪边享受棠树下的阴凉,过着简朴而自得其乐的生活。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展现出诗人超脱尘俗、淡泊名利的禅意,以及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生平慕蔺,笑人间、竟有两相如者。
解唱春城寒食句,却是此韩翃也。
廿以年前,记曾与汝,烂醉皋桥下。
我髯君黑,路旁红粉轻骂。
今日髯已成丝,黔还似昔,重会荆南榭。
箧里云山诗卷在,只被雨淋风打。
擪笛旗亭,听钟禅院,总是凄凉话。
垂虹桥畔,飘零多少同社。
当时红杏尚书句。宋玉今朝风赋。
萤火柳绵词,斗阳阿激楚。
五色蛮笺螺子墨,渲染彀、微云疏雨。凄苦。
满歌坊粉壁,舞巾纨素。
一曲减字偷声,听小屏风后,玉箫潜度。
低啭隔林莺,碎一庭花露。
鹍鸡又砉关山调,似万马、凭秋而怒。相诉。
我中年以后,冰弦怕鼓。
灯青凤胫,正参差齐点。屈戍玲珑带愁掩。
恰濛濛、天水浸赤阑桥,人不寐,梦到空园偏魇。
笛声何处响,乍有还无,似在荷深那边槛。
隔水倍清苍,竹脆弦轻,更潭子、鸭头新染。
才摹得风前不多声,又撺入伊州,小秦王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