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孟尝君》
《孟尝君》全文
宋 / 张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

(0)
注释
狗盗:比喻卑鄙的行为或小人手段。
鸡鸣:鸡打鸣,象征破晓或警觉。
知:知己,了解和赏识自己的人。
可怜:值得同情,此处表示遗憾。
真士:真正的贤士,有才能且品德高尚的人。
逢时:遇到好时机,适合施展才华。
诗书:指读书和学习,也代表学问。
空言:空洞无物的话语,没有实际意义。
看:看待,对待。
凤至:凤凰的到来,象征吉祥和贤良。
鸾游:鸾鸟飞翔,比喻人才的自由流动。
孰致之:谁能引来这样的贤才。
翻译
偷狗叫醒鸡,却遇到知己
可惜真正有才德的人,却生不逢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镃的作品,名为《孟尝君》。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借古代孟尝君的故事抒发自己的感慨。

“狗盗鸡鸣却遇知,可怜真士不逢时。”这里作者通过“狗盗鸡鸣”这个成语表达了对才能被赏识的渴望。成语源自《战国策》中的故事,意思是指狗偷食人家鸡鸣叫以引起注意。而“却遇知”则显示出诗人的喜悦,因为找到知音了。接下来的“可怜真士不逢时”,表达的是对那些怀才不遇之士的同情和惋惜,认为他们虽然有真才实学,但却没有遇到能够施展抱负的时代。

“诗书若作空言看,凤至鸾游孰致之。”这两句则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怀念。诗人感叹,如果把诗书仅当为空洞的言辞来阅读,那么这些美丽的文词又怎能达到它们真正的意义呢?“凤至鸾游”中的“凤至”和“鸾游”都是古代神鸟的名字,象征着高雅与自由。最后,“孰致之”表达了诗人对这些文化遗产传承下去的渴望。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怀念和对文化传承的思考,反映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不满以及对个人才华无法得到展现的无奈。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保护的态度。

作者介绍

张镃
朝代:宋   号:约斋   籍贯: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   生辰:1153—1221?

张镃(1153—1221?)原字时可,因慕郭功甫,故易字功甫,号约斋。南宋文学家,先世成纪(今甘肃天水)人,寓居临安(现浙江杭州),卜居南湖。出身显赫,为宋南渡名将张俊曾孙,刘光世外孙。他又是宋末著名诗词家张炎的曾祖,是张氏家族由武功转向文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隆兴二年(1164),为大理司直。淳熙年间直秘阁通判婺州。庆元初为司农寺主簿,迁司农寺丞。开禧三年(1207)与谋诛韩侂胄,又欲去宰相史弥远,事泄,于嘉定四年十二月被除名象州编管,卒于是年后。 
猜你喜欢

录别·其六

四海一黄鹄,千里命其俦。

悲风厉胡马,踯躅鸣相求。

何况同袍友,从此远行游。

离别无慷慨,去去且复留。

白日没边城,回首望中州。

浮云西北飞,河汉东南流。

视夜常苦早,寒冬正悠悠。

明月烛罗帏,严霜切绸缪。

俛仰已自喻,谁能不怀忧。

(0)

襄阳蹋铜蹄·其四

阳春二三月,襄阳好徘徊。

渌酒汉江色,与郎传一杯。

(0)

幽州马客吟歌·其一

客从幽州来,百万为摴蒱。

钱自它人有,意气良所无。

(0)

上留田行

人生一何相悬,哲士常见未然。

愚夫不睹目前,所较以千年。

今尔忽怨苍天非、世淆乱,谁贵圣贤。

(0)

饮马长城窟行

萧萧山上草,悠悠山下道。

长城一何长,远望多悲伤。

远望不如归,游子日依依。

依依复累累,涕泣当为谁。

高台知天风,鸿雁知天霜。

欲媚更无人,欲去更彷徨。

浮云西北来,我马顾之鸣。

愿附尺素书,迢迢东南行。

浮云不可托,素书不可成。

十年违室家,安知即平生。

(0)

铙歌·其二思悲翁

思悲翁,凤凰安宿阿阁中。夺我美人,思悲翁。

凤凰飞上天,枭子拉沓随转蓬。

狗逐狡兔走,取尔枭子食枭母。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钱俊瑞 马少波 杜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