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橐红炉铸宝刀,辟开太极奠金鳌。
尾摇光岳星辰转,背负乾坤日月劳。
潮落潮生通气息,帆来帆去动毫毛。
不知南北车书混,此际翻身第几遭。
谁橐红炉铸宝刀,辟开太极奠金鳌。
尾摇光岳星辰转,背负乾坤日月劳。
潮落潮生通气息,帆来帆去动毫毛。
不知南北车书混,此际翻身第几遭。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王奕所作,名为《题金山金鳌阁》。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到的艺术造诣,通过对金鳌阁的描绘,展现了宏伟壮丽的景象以及个人内心的情感体验。
“谁橐红炉铸宝刀,辟开太极奠金鳌。”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金鳌阁比喻为由神工打造,用宝刀铸成的宏伟建筑,这种想象力充分体现了诗人对金鳌阁不仅外在壮观,而且内涵深远的赞美。
“尾摇光岳星辰转,背负乾坤日月劳。”这里通过天地万物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金鳌阁的高大与神秘,它仿佛能影响到宇宙运行,承担着维系天地秩序的重任。
“潮落潮生通气息,帆来帆去动毫毛。”这一句则描绘出金鳌阁在自然环境中的和谐共存,潮水的涨落与帆船的往返,都被赋予了生命的气息,让人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界中生命活力的一种赞赏。
“不知南北车书混,此际翻身第几遭。”最后两句则流露出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沧桑的一种无奈与思考。这里的“翻身”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痛苦挣扎,以及对时光流转中个人命运所经历重重磨难的感慨。
总体而言,王奕通过这首诗展示了他深邃的思想情操和高超的艺术造诣。诗中的意象丰富、想象力旺盛,不仅描绘出金鳌阁的壮丽景色,更通过这些描写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宇宙以及历史变迁的深刻感悟。
有客丰神照秋水,胸中磊落谈名理。
仙隐如传仙尉家,吴趋大类吴门市。
自言负俗寡所谐,难遣风云入壮怀。
世上龌龊何足数,客中情绪苦无佳。
床头却有书连屋,展向风檐时玩读。
雅意难忘对圣贤,此身未肯混流俗。
蹑屩行游到秣陵,彩笔还能赋二京。
名刺怀来字半灭,尘剑拂时铗自鸣。
神交海内谁知己,雄文欲学黄初语。
赠我空惭寡和篇,争比龙门得御李。
半亩荒园一径通,四面山气相冥濛。
蓬蒿密拥一朝辟,独立虚亭草树中。
见说亭成甘雨溢,是时忧旱意初释。
主人默祷年屡丰,以此名亭义偏得。
吁嗟洵美非其乡,斯人一去迷何方。
四顾虚明堪徙倚,亭亭宛若鲁灵光。
伊余继至及秋好,公暇看山豁尘抱。
冬雪官梅树树花,春风桃李媚百草。
去岁民间赖有秋,今年雨泽亦还周。
有鸟枝头催布谷,家家南亩事锄耰。
但令穑事年年足,圃暇农閒皆鼓腹。
鸣琴不怍屡丰亭,处处同歌春酒熟。
君不见定清寺里双高桐,疏枝直干拂苍空。
迩时荣枯忽顿改,一株摧落淩霜风。
孤根未绝含生意,鬼神呵护知无穷。
夜半高歌人不识,冥冥诧有嘘枯功。
生气从兹回地底,柔条嫩绿盘根起。
翩翻翠叶大于盘,浥露含风姿更美。
看看渐与碧檐齐,高枝复有摩空势。
物理由来不可知,一任玄苍而已矣。
世人得丧理亦然,安见浮生事事完。
有时披雾青天出,有时急雨春风颠。
栽培但使灵根在,雪干霜标年复年。
不因零落归山涧,会须千尺能参天。
结发事篇翰,游心竹素园。
一赴公车召,乃自涉烦喧。
中复罹世网,邅回守故樊。
雌伏十馀载,安能凌风翻。
艰危保末路,祗用拙自存。
多君谢尘壒,丘壑道弥尊。
荣名非所宝,诗书日讨论。
八十神逾王,操觚累万言。
眷念同声者,忘年等弟昆。
殷勤几百里,椷寄道寒暄。
而我滞行役,难逢笑语温。
岂不慕高义,何日访衡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