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閒兴·其六》
《閒兴·其六》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豪]韵

端溪古研紫琼瑶,斑管新装亦兔毫。

长日南窗无客至,乌丝小茧写离骚。

(0)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文徵明所作,名为《閒兴(其六)》。文徵明是明代著名的书画家和文学家,此诗体现了他闲适的生活情趣与对书法艺术的热爱。

首句“端溪古研紫琼瑶”,描绘了端砚的珍贵与美丽,以“紫琼瑶”形容其色泽与质地,展现出对传统文房四宝之美的赞叹。端砚产于广东端溪,以其石质细腻、色泽温润而闻名,是文人墨客案头不可或缺的佳品。

次句“斑管新装亦兔毫”,则转向笔的描述。斑管指的是有斑纹装饰的毛笔,兔毫则是指用兔子毛制成的笔毛,因其柔软且富有弹性,是书写时的理想选择。这里通过“新装”二字,暗示了对新笔的喜悦与期待。

第三句“长日南窗无客至”,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居家生活场景。在漫长的白天里,诗人独自坐在南窗之下,没有外人的打扰,营造出一种清静、悠闲的氛围。

最后一句“乌丝小茧写离骚”,点明了诗人的活动——书写。乌丝指的是黑色的细线,小茧可能是指书写时使用的纸张或卷轴。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古代文学经典的敬仰与追求。整句意为,在这宁静的时光里,诗人以乌丝小茧为媒介,书写着对古典文化的热爱与传承。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文徵明在日常生活中对书法艺术的深情投入,以及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它不仅是一首赞美文房四宝的诗,更是一幅生动的生活画卷,让人感受到古代文人雅士的闲适与高雅。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蕙兰芳引

尘沁短衣,话前事、倦途亭午。

向畏景新秋,官柳自垂万缕。

繫人旧感,问翠黛、那时何处。

等再来瞥见,付与骡纲铃语。

粉絮吹帘,柔枝萦扇,拥髻曾诉。

念好个江南,争似路旁低舞。少年容易,鬓霜早聚。

憔悴多、长梦画桥烟浦。

(0)

水龙吟.蓼花

小红开遍遥汀,明漪倒浸玲珑影。

花工似惜,秋容催老,渚莲千柄。

故著幽姿,丛丛点缀,水乡烟景。

料閒鸥也爱,风标如许,拚立到、斜阳冷。

宛转虹桥相映。正湖干、约丝风定。

柔枝婀娜,低捎翠藻,弱牵青荇。

击碎珊瑚,罥将璎珞,粉零香剩。

怅江南路远,何时花外,更维兰艇。

(0)

杨柳枝

小小珍禽似画眉。是相思。钗头偷立已多时。

未曾知。郎处不须红豆子。殷勤寄。

双双取得系红丝。到天涯。

(0)

五彩结同心.答黄位北见饷姑苏酒浸杨梅

包山始熟,玄墓初垂,炙得太湖全赤。

载向闾门去,把三白,一一和枝深渍。

甜酸得酒皆成蜜,随十幅、蒲帆为客。

玉颜好、尽生红晕,绝胜夏时鲜食。炎洲荔枝谁敌。

且莫教郁水,织绡人识。更有萧然白。

湘湖上,香共紫莼茎摘。

烧春相伴方长命,看岁岁、丹砂容色。

愧满盘,火珠滴滴。欲报琼瑶无力。

(0)

宝鼎现.寿制府大司马吴公

蚤梅初吐,香泛长至,氤氲春酒。

贺亚相、含元难老,滋润东南膏泽厚。

似瑞雪、自羚羊三峡,是处炎荒沾透。

致出穴、嘉鱼十里,破冻来充笾豆。

吐握公旦尽难觏。尽人卖、依恋裳绣。

请西海、朝宗节钺,欲卷牂江归大斗。

奋武烈、与文谟千载,铜柱重标岭右。

看白雉、西屠再献。拜舞台门恐后。

幕内多才,新乐府、铙歌齐奏。

愿年年、张仲留作,堂前孝友。

请燕喜、稍听丝肉,福共康侯受。

教至道、双曜同流,真与天地长久。

(0)

庆春宫.过楼桑村和宋长白

叶作重楼,枝为花葆,一桑宝兆飞龙。

宋社重兴、高光再食,三分已有成功。能存正统。

益州小、丰沛可同。君臣齐力,千里偏安,与贼争雄。

天教季汉匆匆。难起隆中,易复关中。

二表三书,春秋相翼,血诚总贯长虹。

我来瞻拜,思燕涿、还生我公。

南阳耕罢,那得风雪,惨淡西东。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柳公权 王褒 万俟咏 商辂 华蘅芳 张宇初 崔峒 独孤及 景翩翩 王安国 令狐楚 李珣 刘迎 金农 黄姬水 贺双卿 黄宗羲 欧阳建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