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阴阴聚落宽。
好事莫传江上信,渔樵自不识衣冠。
迢迢一水绕千山,桑柘阴阴聚落宽。
好事莫传江上信,渔樵自不识衣冠。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水田园画卷。首句“迢迢一水绕千山”,以“迢迢”形容水流之长,以“绕千山”展现山川之广,巧妙地勾勒出一幅蜿蜒曲折的河流环绕群山的景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丽,也暗示了行旅的艰辛与探索的不凡。
接着,“桑柘阴阴聚落宽”,通过“阴阴”二字,生动地描绘了桑树和柘树在阳光下形成的浓密树荫,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乡村氛围。同时,“聚落宽”则进一步强调了村落的开阔与安宁,让人仿佛能感受到村民们的悠闲生活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后两句“好事莫传江上信,渔樵自不识衣冠”,则从侧面揭示了诗人对世事的淡然态度。他劝诫人们不要轻易传播江上的消息,以免打扰到渔夫和樵夫们平静的生活。这里的“渔樵”不仅指具体的渔夫和樵夫,更象征着那些远离尘嚣、追求简单生活的隐士或平凡人。诗人通过这一形象,表达了对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扰的疏离,展现出一种超脱于名利之外的高洁情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人物状态的细腻描绘,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境界,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理想生活方式的追求。
旧历修窗罅。叹贫居、支离囷蠢,醯鸡瓮鲊。
苦忆常年逢此夜,哗笑阄藏覆射。
赌瓜子、黄柑楼下。
今日飘零诸弟妹,梦苍凉、亭榭潜行怕。
最怕是,蟏蛸挂。六街人静梅风洒。
望层城、明帘夜火,依然入画。
准拟东风来岁好,屏当春衫细马。
看士女、秋千笑打。
万事总如池水皱,便风吹、何事关卿者。
椒酒醉,枕相藉。
打鼓船将发。看水面、怒涛似屋,巨鱼如阙。
一路推篷吹笛去,无数苇花摇雪。
忘不了、朱门皓月。
万里沙昏闻雁叫,料孤眠、白尽离人发。
回首望,谢家末。西风衰柳还堪折。
喜筵上、红牙银烛,他无长物。
话到英雄方失志,老鹘飞来杰杰。
又一半、疏星明灭。
归去焚书应学剑,爱风毛、雨遍千山血。
益智粽,竟何益。
吉贝沿街,枳壳丛阑,葵榴映墙。
算三牲五鼎,贫家时缺,千红万紫,夏日方长。
衣著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
蓝舆少,笑相君之背,软胜匡床。笋篱药坞徜徉。
惹白发逢欢意转伤。
记早年歌鹄,花谁上鬓,中宵刺凤,草尽萦肠。
人说儿贤,天教娘健,描画还凭顾长康。
披图羡,较看花上苑,事定谁强。
山馆烟舍。记汗漫、同杯斝。
飞腾峭壁,攀援绝涧,乱水奔浑,暮云狼藉。
夜深健句怒盘空,看笔底、崖崩涛泻。
更兴酣、蚁视群儿,掷瑟瑟、踞酒垆而骂。
如今往事随飘瓦。经几阵、寒潮打。
灯昏拍促,更阑弦急,月魄难圆,莲衣易谢。
泪和铅水汎鹃红,都点上、残缣剩帕。
落梧声、似伴吟魂,隔西窗、作秋宵閒话。
小摘匀圆,低擎娇俊,万颗轻红同泻。
绿叶阴浓,正值江东初夏。
茜裙湿、裹处如无,珀碗滑、盛时欲化。
正小楼、樊素偷含,丹唇比似谁真假。
熟时江岸野馆,曾压他低帽,笼他细马。
此际重拈,试与端详娇奼。
休还问、紫禁金盘,最难忘、红窗绡帕。
入手更、和泪相看,正胭脂盈把。
寂历烟汀,微茫水驿,尚隔吴山半舍。
懒慢长年,何不使船如马。
捣香齑、红糯微斟,靠锦树、绿帆初卸。吟写。
听吴娘水调,旧愁重惹。
惆怅欢娱难借,似漂泊江天,客舟閒话。
冰彩无情,偏向愁边乱泻。
想连天、枫叶芦花,问何处、蝉钿罗帕。今夜。
料王珣宅畔,风光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