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贝沿街,枳壳丛阑,葵榴映墙。
算三牲五鼎,贫家时缺,千红万紫,夏日方长。
衣著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
蓝舆少,笑相君之背,软胜匡床。笋篱药坞徜徉。
惹白发逢欢意转伤。
记早年歌鹄,花谁上鬓,中宵刺凤,草尽萦肠。
人说儿贤,天教娘健,描画还凭顾长康。
披图羡,较看花上苑,事定谁强。
吉贝沿街,枳壳丛阑,葵榴映墙。
算三牲五鼎,贫家时缺,千红万紫,夏日方长。
衣著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
蓝舆少,笑相君之背,软胜匡床。笋篱药坞徜徉。
惹白发逢欢意转伤。
记早年歌鹄,花谁上鬓,中宵刺凤,草尽萦肠。
人说儿贤,天教娘健,描画还凭顾长康。
披图羡,较看花上苑,事定谁强。
此幅《沁园春·题袁重其负母看花图》描绘了一幅温馨而深情的画面,展现了孝顺与亲情的真挚情感。诗中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吉贝、枳壳、葵榴等自然景物,营造出夏日的生机与活力。通过“三牲五鼎”与“千红万紫”的对比,巧妙地表现了贫富之间的差异,但重点在于强调夏日的漫长与丰富。
“衣著斑斓,躬为痀偻,负得萱闱出北堂”,描绘了主人公身着色彩斑斓的衣服,亲自背负着母亲走出家门,前往北堂赏花的情景,体现了对母亲的深厚孝心和关怀。这里,“萱闱”借指母亲居住的地方,北堂则是古代家庭中供奉祖先牌位的地方,象征着对母亲的尊敬与陪伴。
“蓝舆少,笑相君之背,软胜匡床”,进一步描述了母亲在蓝舆(一种轻便的交通工具)上的轻松与舒适,与家中硬邦邦的床形成对比,凸显了孝子对母亲的细心照顾与呵护。
“笋篱药坞徜徉,惹白发逢欢意转伤”,诗人通过“徜徉”一词,生动地描绘了在竹篱环绕、药草丛生的小径上漫步的情景,虽是欢愉的场景,却因母亲的白发而引发了内心的伤感,体现了孝子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
“记早年歌鹄,花谁上鬓,中宵刺凤,草尽萦肠”,通过回忆早年的欢乐时光,以及对母亲年轻时的美好记忆,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母亲衰老的深深忧虑。
“人说儿贤,天教娘健,描画还凭顾长康”,此处引用了顾长康的故事,表达了对母亲健康的祝福,以及希望借助艺术的力量,让母亲的形象得以长久保存的愿望。
“披图羡,较看花上苑,事定谁强”,最后,诗人表达了对这幅画作的喜爱与羡慕,以及对母亲与孝子之间美好故事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世间之事难以完全掌控,表达了对生活与命运的深沉思考。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情的叙述,不仅展现了孝顺的主题,也蕴含了对生命、亲情、时间与艺术的深刻感悟,是一首充满人文关怀与情感深度的作品。
昏昏醉老夫,灌顶遇醍醐。
嫔御呈心镜,君王赐髻珠。
降魔须战否,问疾敢行无。
深契何相秘,儒宗本不殊。
山水本自佳,游人已忘虑。
碧泉更幽绝,赏爱未能去。
潺湲写幽磴,缭绕带嘉树。
激转忽殊流,归泓又同注。
羽觞自成玩,永日亦延趣。
灵草有时香,仙源不知处。
还当候圆月,携手重游寓。
生长太平日,不知太平欢。
今还洛阳中,感此方苦酸。
饮药本攻病,毒肠翻自残。
王师涉河洛,玉石俱不完。
时节屡迁斥,山河长郁盘。
萧条孤烟绝,日入空城寒。
蹇劣乏高步,缉遗守微官。
西怀咸阳道,踯躅心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