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藤表珍奇,桃竹寄吟玩。
高情在丘壑,微物怀深眷。
徵工匝远林,弥山选一干。
云根傍崖蹙,椹色涵霜变。
匪凭精刃挥,根柢难立断。
慇勤为摩抚,烨烨光浮烂。
触石声含钟,掸波影摇电。
矧余疲曳姿,假力斯过半。
皇皇驷马威,秦赵昔临按。
胡为步槃跚,猥逐渔樵伴。
千金一顾重,朽质增华焕。
不经提携手,弃掷亦何算。
夙怀用舍情,感兹发长叹。
赤藤表珍奇,桃竹寄吟玩。
高情在丘壑,微物怀深眷。
徵工匝远林,弥山选一干。
云根傍崖蹙,椹色涵霜变。
匪凭精刃挥,根柢难立断。
慇勤为摩抚,烨烨光浮烂。
触石声含钟,掸波影摇电。
矧余疲曳姿,假力斯过半。
皇皇驷马威,秦赵昔临按。
胡为步槃跚,猥逐渔樵伴。
千金一顾重,朽质增华焕。
不经提携手,弃掷亦何算。
夙怀用舍情,感兹发长叹。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大自然中的体验,特别是对一种植物——紫竹的欣赏与采集过程。诗中充满了对美好事物的深情眷恋和细腻描摹。
“赤藤表珍奇,桃竹寄吟玩。”开篇便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画面,红色的藤蔓与桃花和竹子相映成趣,让人不禁发出了感慨。
“高情在丘壑,微物怀深眷。”诗人心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情感,对那些微小的事物也怀有深厚的眷恋,这种情感是难以言表的。
“徵工匝远林,弥山选一干。”诗人在寻找工匠,在遥远的森林中挑选最好的竹子,这些动作表现了对物质选择的严苛和对艺术创作的专注。
“云根傍崖蹙,椹色涵霜变。”这里描写的是自然界中的景象,云彩缭绕在山崖之间,树叶颜色因为霜冻而发生了变化,这些都是诗人观察自然的细腻之处。
“匪凭精刃挥,根柢难立断。”这两句表达了对手工艺匠的尊重和对材料的深刻理解,即便是最锋利的刀刃,也无法轻易切割通过长时间生长而变得坚硬的竹子。
“慇勤为摩抚,烨烨光浮烂。”诗人用心地去抚摸这些竹子,感受着它们散发出的光泽,这种细腻的动作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深切领会。
“触石声含钟,掬波影摇电。”这里传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声音和景象,仿佛触碰到岩石便能听见钟声,而水波的移动也如同电光般闪烁,这是对自然界中潜在韵律与动态美的一种感悟。
“矧余疲曳姿,假力斯过半。”诗人似乎在表达一种艺术创作过程中的体验,即便是在精疲力竭的情况下,也要借助外力的帮助来完成作品的另一半,这里暗含了对完美追求的不懈努力。
“皇皇驷马威,秦赵昔临按。”这两句通过历史的回忆,强调了一种权威和力量的象征,即便是古代的强大政权,也曾经历过对自然力的敬畏与控制。
“胡为步槃跚,猥逐渔樵伴。”诗人似乎在质疑,为何要去追寻那些不易到达的地方,与渔樵之伴同行,这里表露了一种对于探索自然深处的无奈与困惑。
“千金一顾重,朽质增华焕。”这里通过对比,强调了诗人对紫竹这一珍贵材料的重视,即便是价值连城的黄金,也无法与之相比,而这些看似普通的材料经过艺术加工后,却散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不经提携手,弃掷亦何算。”诗中最后一句表达了一种放弃与珍惜之间的矛盾,即便是那些未曾被提及或携带的手工艺品,在被弃置时,也让人感到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
“夙怀用舍情,感兹发长叹。”诗人对待这些美好事物的心情,是从早晨开始就萌生出的,对于那些即将舍弃的事物,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不禁发出了长叹。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流水如有意,暮禽相与还。
荒城临古渡,落日满秋山。
迢递嵩高下,归来且闭关。
天保定尔,亦孔之固。俾尔单厚,何福不除?俾尔多益,以莫不庶。
天保定尔,俾尔戬穀。罄无不宜,受天百禄。降尔遐福,维日不足。
天保定尔,以莫不兴。如山如阜,如冈如陵,如川之方至,以莫不增。
吉蠲为饎,是用孝享。禴祠烝尝,于公先王。君曰:卜尔,万寿无疆。
神之吊矣,诒尔多福。民之质矣,日用饮食。群黎百姓,遍为尔德。
如月之恒,如日之升。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如松柏之茂,无不尔或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