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赠常山中陵子徐延芳士棻》
《赠常山中陵子徐延芳士棻》全文
明 / 庞嵩   形式: 古风

予兹爱中陵,四山环四宅。

晓观东日红,晚见西月白。

北斗近紫薇,南箕扇尘陌。

吾中集太和,四时春拍拍。

不以炎燠蒸,岂为霜威剥。

出门游泰华,驱车遍恒霍。

回旋河洛间,兀然憩中岳。

山垤无崇卑,宇宙谁宽窄。

芝芷丛芝兰,危巅挺松柏。

坐荫挹幽香,于以寻颜乐。

瓢饮自足甘,蔬食亦不恶。

况已饶膏粱,何忧亦何愕。

勉之贵及时,坚固我可作。

夷惠流高风,清和各有托。

伊尹诚天民,耕莘乃先觉。

圣偏吾岂居,孔时固愿学。

(0)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庞嵩的《赠常山中陵子徐延芳士棻》描绘了他对常山中陵子徐延芳生活环境的赞美和对其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四山环绕的居所,早晨的日出和夜晚的月色,展现了宁静而美丽的自然景色。诗人将中陵比作宇宙的中心,四季如春,不受炎暑或霜寒的影响,体现出对和谐自然的热爱。

诗人提到游历泰华、恒霍等地,最后回到河洛之间,悠然休憩于中岳,表达了对山水的亲近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他赞赏山中的各种植物,如芝草、芷兰和松柏,象征着高尚品格和坚韧精神。在这样的环境中,诗人享受简朴的生活,自得其乐,认为丰衣足食已经足够,更强调及时行乐和坚守自我。

诗中引用伊尹和孔子的事迹,表达自己虽未处于圣贤之列,但仍愿意学习他们的精神,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既是对友人的赞美,也是诗人自身心境的写照,展现出一种淡泊名利、崇尚自然与和谐的人生态度。

作者介绍

庞嵩
朝代:明   字:振卿   籍贯:广东南海

庞嵩,字振卿,学者称弼唐先生,广东广州府南海县张槎弼唐村人(今属佛山市禅城区张槎街道)。明嘉靖十三年(1534年)举人,后任应天府通判,代理府尹八年。后任南京刑部员外郎,升郎中。调任云南曲靖知府,晚年受聘至西宁县(今郁南)讲学,培养生员不少。著有《太极解图书解》、《弼唐遗言》和《弼唐存稿》。
猜你喜欢

题张复画二十绝·其二

借彼容足地,寓此无穷目。

别岫写远青,微波皱新绿。

(0)

沈启南画溪亭散木图入元人,题此不觉尘思洒然

古木蔽炎日,新蕉延远飔。

大有会心处,悠然当告谁。

(0)

追补姚元白市隐园十八咏·其二茶泉

先从陆羽品,旋向君谟斗。

蟹眼初泼时,灵犀已潜透。

(0)

僧明智自吴明卿所来将谒海东补陀大士赠之得二首·其二

不知圆通老,道场在汝耳。

一夜海潮音,我闻亦如是。

(0)

入秋无事案头偶有纸笔随意辄书如风扫华不伦不理故曰杂题·其二十七

达磨三遇毒,夫岂流支意。

大道宁有町,并行不相悖。

(0)

事白后再上疏乞骸承伯玉司马以二诗慰问有感问答·其二

飞章万里叩天阍,乞得闲身是主恩。

已荷圣朝宽毁骨,可烦词客为招魂。

行逢车马心先折,语到渔樵道便尊。

依约十年栖隐处,软莎新竹护柴门。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梁寅 周文璞 张炎 贾岛 傅若金 贺知章 顾况 刘因 叶梦得 晁公溯 谢应芳 温纯 张謇 戚继光 龚鼎孳 郭则沄 储光羲 高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