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
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
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巨鳌驾山不肯前,长驱断折神龙鞭。
一朝鳌伏山陷地,独余高背撑青天。
当年命名叹奇绝,今我一见形宛然。
析城之峰难悉数,斯游颇诩窥其全。
如兹诡谲真罕觏,屈第一指何惭焉。
日暮疲驴绕山脚,不登绝顶嗟无缘。
三山戴首竟何处,此景在目非虚悬。
欲行不行重回首,斜阳倒射苍苍烟。
这首清代诗人张晋的《同游析城王屋山诗七首(其五)鳌背峰》描绘了一幅奇特的山水画面。诗中以巨鳌驾驭山峰的神话传说开篇,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鳌背峰的雄奇壮观。"一朝鳌伏山陷地"象征着峰峦的变化,而"独余高背撑青天"则凸显了鳌背峰的挺拔峻峭。
诗人对鳌背峰的命名和形态赞叹不已,认为自己此番游览得以亲眼目睹其全貌,感到十分荣幸。他接着表达了对未能登顶的遗憾,以及对三山位置的疑问,暗示美景并非虚幻,而是真实存在的。最后,夕阳映照下的山景和诗人依依不舍的情感,为全诗增添了诗意的余韵。
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神话与现实的交织,展现了鳌背峰的神秘与壮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与欣赏之情。
清河美人姑射神,梦中认得梨花云。
朝朝暮暮不肯雨,琼枝玉叶光轮困。
靘妆不染胭脂水,轻歌欲遏鸾笙起。
五花细马驮春风,罗带飘飖白鹇尾。
柔情易逐彩霞空,半掩春衣嘶玉龙。
九点峰前指归路,家住松陵东复东。
桃叶桃根春已暮,又逐飞花度江去。
梨园昨夜春雨多,回首孤飞在何处。
何处孤飞去复来,直是玄霞百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