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门千里大江澄,烟火长干夜踏灯。
官舍有怀虚对酒,名山空羡不如僧。
故宫栖燕荒南内,王气成龙抱孝陵。
闻道沉屖□正恶,石头巀嶪未堪凭。
白门千里大江澄,烟火长干夜踏灯。
官舍有怀虚对酒,名山空羡不如僧。
故宫栖燕荒南内,王气成龙抱孝陵。
闻道沉屖□正恶,石头巀嶪未堪凭。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面对历史变迁与个人情感交织的复杂心境。首句“白门千里大江澄”,以辽阔的江面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广阔。接着,“烟火长干夜踏灯”一句,通过夜晚的灯火与烟火,展现了生活的热闹与繁华,同时也映射出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感慨。
“官舍有怀虚对酒,名山空羡不如僧”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僧侣生活的向往。在官舍中饮酒,却感到空虚,羡慕山中的僧侣,或许意味着诗人对于自由与超脱的渴望。
“故宫栖燕荒南内,王气成龙抱孝陵”则将视角转向历史,故宫的燕子栖息在荒废的宫殿内,王气似乎也随着龙的形态融入了孝陵之中。这一部分既是对历史遗迹的描写,也是对王朝兴衰的感慨,蕴含着对过往辉煌与现今落寞的对比。
最后,“闻道沉屖□正恶,石头巀嶍未堪凭”两句,可能涉及对某种社会现象或个人遭遇的批评,以及对现状的不满。沉屖(音同“沉匿”)可能象征着隐藏的邪恶力量,而石头巀嶍(音同“巀嶪”)则可能是难以依靠或支撑的困境。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社会不公和个人困境的深切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景物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反思、对历史的感慨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明末清初时期文人特有的忧国忧民情怀和对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锡羡来经世,储休表降神。
云间瞻鸑鷟,天上识麒麟。
蕴藉三冬学,形容万古春。
班庭倾玉笋,镇庙契金人。
帝载熙明格,朝签绝拟伦。
渊源参密幄,同德在斯民。
有作皆前用,无言不绪陈。
光华荣斝寿,蕃锡会昌辰。
宠接张侯异,年颁卫武均。
江干空引睇,无路袭馀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