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
《虞山歌,为留守相公赋》全文
清 / 钱澄之   形式: 古风

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

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

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

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

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

授公诸记函尽开,吉凶一一分明示。

以兹听运意常閒,许公今岁锦衣还。

还时却别此山去,更入吴中寻旧山。

吴山名与粤山共,粤为虞帝吴为仲。

公功在粤家在吴,两地山皆以公重。

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

梯升学士如椽笔,并纪同游高会年。

(0)
鉴赏

这首《虞山歌》是清代诗人钱澄之为留守相公所作的一首赞美诗。诗中描绘了虞山的壮丽景色,以及对留守相公的崇高敬仰。

首句“虞山苍苍日初薄,松风江水涛声合”描绘了虞山的苍茫景象和清晨的宁静氛围,松风与江水的涛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和谐而深邃的自然美。接着,“我乘清秋拜舜祠,丹青玉殿何寂寞!”表达了诗人对古代圣贤的崇敬之情,以及对历史遗迹的感慨。

“自从中国污腥膻,冠裳委地纷可怜。”这一句反映了对国家动荡、社会衰败的忧虑,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无奈。接下来,“群后、二妃有何幸,冕旒环佩妆俨然!”通过对比古代帝王的辉煌与现实的落寞,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问此半壁为谁有,烽大曾经百战后。”诗人提出了关于权力归属的问题,暗示了战争与和平的交替。随后,“焦侯、周帅再全城,论功指纵归留守。”赞扬了留守相公在战争中的卓越贡献,以及他指挥有方、功勋卓著的形象。

“留守坐啸不临戎,从容袖手驱群雄。”进一步刻画了留守相公的智慧与冷静,他在幕后运筹帷幄,指挥着整个战局。接着,“两雄忘躯为谁战,感公忠义成公功。”强调了留守相公的忠诚与正义,他的行为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和感激。

“公于此山有天意,南来早授神仙记。”表达了诗人对留守相公超凡脱俗、如同神仙般的赞誉。最后,“山川宾客藉公传,铭公应在虞山巅。”指出虞山不仅是自然景观的象征,更是留守相公功绩的见证,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这座山上。

整首诗通过对虞山美景的描绘和对留守相公事迹的赞颂,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国家兴衰的深刻反思,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钱澄之
朝代:明

猜你喜欢

感怀

修竹绿猗猗,萧疏亦淡宕。

中虚节弥坚,不卑亦不亢。

心视桃李姿,秾郁非所望。

造物本无心,赋畀各有当。

春华几时荣,秋霜忽凋丧。

郁郁几寒期,松柏情相况。

不愿众人知,惟期幽人访。

岂不羡繁华,零落恐滋怅。

(0)

哭陆亚英依韵序三十绝·其六

生死何曾隔太虚,音容笑貌乃娇如。

夜台寂寞应怀我,客况萧条当到徐。

(0)

偶感

南山有松柏,茑萝附其根。

植体虽不同,相依朝与昏。

缠干复牵枝,保此真质存。

美哉伯夷传,所喻乃名言。

苍蝇集骥尾,万里得腾奔。

颜贤失孔圣,胡能到今尊。

士贵识所托,终始无翩翻。

(0)

读汉姜肱传

彭城姜伯淮,五十始慕学。

六艺皆穷通,声名遂卓卓。

我今年已几,犹然未镌琢。

可不急困勉,以与前贤角。

岂羡买臣荣,欲如伯玉觉。

闻昔兰陵合,荀卿惠民渥。

我乃兰陵人,蓬庐谨守璞。

世若有知人,无妨一驰逐。

势利遂长年,且自乐其乐。

(0)

追感前事复呈一律

每因文字结深缘,大匠知无弃短椽。

越水吴山陪岁岁,燕南赵北挈年年。

金沙细拣心常切,廉俸频分惠独先。

尤幸姓名今不没,凭公怀赠到瑶编。

(0)

牡丹

国色天香春满亭,清平三调谱宫伶。

近来词赋无人识,莫便疏狂学酒星。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陶铸 姚雪垠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