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钦止桐庐中道见寄二首·其二》
《和钦止桐庐中道见寄二首·其二》全文
宋 / 赵鼎臣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昔忝同僚分,深惭国士知。

发衰将得白,衣素已成缁。

富贵君馀事,功名彼一时。

腊梅如可寄,为折最南枝。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鼎臣所作的《和钦止桐庐中道见寄二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昔日同僚的深厚情谊与感激之情,同时也流露出对个人命运变迁的感慨。

首句“昔忝同僚分”,诗人回忆起过去与友人共事的日子,虽非高位,但能与贤者为伍,深感荣幸。接着,“深惭国士知”一句,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不才,却蒙受了国士的赏识与厚爱,内心充满愧疚与感激。

“发衰将得白,衣素已成缁。”这两句描绘了岁月的无情,时光流逝,人的容颜逐渐老去,头发由黑转白,衣物也因岁月而褪色。诗人以形象的语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

“富贵君馀事,功名彼一时。”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个人追求的看法。他认为,富贵与功名并非人生的全部,它们只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阶段,而非永恒的目标。这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态度,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智慧。

最后,“腊梅如可寄,为折最南枝。”诗人想象着在寒冷的冬日里,如果能够得到一枝腊梅,他愿意亲自采摘最南端的枝条,以此表达对远方友人的思念与关怀。这一细节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赞美。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过往友谊的怀念、对生命流转的感慨以及对生活态度的独到见解。

作者介绍

赵鼎臣
朝代:宋

[约公元一一0一年前后在世]字承之,卫城人。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徽宗建中靖国初前后在世。工诗,才气飘逸,记问精博。自号苇溪翁。元佑间进士。绍圣中,登宏词科。宣和中,以右文殿修撰,知邓州。召为太府卿。尝往来大名、真定间,与苏轼、王安石诸人交好,相与酬倡,故所作具有门迳,能力追古人。鼎臣本著有文集一百二十卷,其孙纲立刊於复州,至四十卷而止。今则仅存竹隐畸士集二十卷,《四库总目》系辑搜所成。
猜你喜欢

奉和李大夫题郑评事江楼

达士无外累,隐几依南郭。

茅栋上江开,布帆当砌落。

支颐散华发,欹枕曝灵药。

入鸟不乱行,观鱼还自乐。

何时金马诏,早岁建安作。

往事尽筌蹄,虚怀寄杯杓。

邦君驻千骑,清论时间酌。

凭槛出烟埃,振衣向寥廓。

心源齐彼是,人境胜岩壑。

何必栖冥冥,然为避矰缴。

(0)

送淮阴丁明府

之官未入境,已有爱人心。

遣吏回中路,停舟对远林。

岛声淮浪静,雨色稻苗深。

暇日公门掩,唯应伴客吟。

(0)

柳枝辞九首·其一

轻笼小径近谁家,玉马追风翠影斜。

爱把长条恼公子,惹他头上海棠花。

(0)

苦哉行五首·其二

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

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

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生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乡国无还期,天津哭流水。

(0)

寄孙储

行行血泪洒尘襟,事逐东流渭水深。

秋跨蹇驴风尚紧,静投孤店日初沈。

一枝犹挂东堂梦,千里空驰北巷心。

明月悲歌又前去,满城烟树噪春禽。

(0)

促拍满路花

西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茫茫尘世里,独清闲。

自然炉鼎,虎绕与龙盘。

九转丹砂就,一粒刀圭,便成陆地神仙。

任万钉宝带貂蝉,富贵欲熏天。

黄粱炊未熟,梦惊残。是非海里,直道作人难。

袖手江南去,白蘋红蓼,又寻湓浦庐山。

(0)
诗词分类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诗人
李日华 刘珝 程大昌 苏子卿 章炳麟 秦韬玉 丰坊 黎简 林光朝 邓剡 郑樵 崔与之 刘孝威 蒋捷 罗适 钟惺 王羲之 张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