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苦哉行五首·其二》
《苦哉行五首·其二》全文
唐 / 戎昱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官军收洛阳,家住洛阳里。

夫婿与兄弟,目前见伤死。

吞声不许哭,还遣衣罗绮。

上马随匈奴,数秋黄尘里。

生为名家女,死作塞垣鬼。

乡国无还期,天津哭流水。

(0)
注释
官军:朝廷军队。
收:占领。
洛阳:地名,古代都城。
家:家庭。
住:居住。
洛阳里:洛阳城中的某个地方。
里:地方。
夫婿:丈夫。
兄弟:亲人。
伤死:受伤致死。
死:死亡。
吞声:强忍哭泣。
哭:哭泣。
衣罗绮:华丽的衣服。
上马:骑马。
随:跟随。
匈奴:古代北方游牧民族。
数秋:多个秋季。
黄尘:黄色的尘土。
生:活着。
塞垣鬼:边疆的孤魂。
乡国:故乡。
无还期:没有归期。
天津:地名,古代洛阳附近河流。
哭流水:对着流水哭泣。
翻译
官军攻占了洛阳城,我家就住在这里边。
丈夫和兄弟们,眼前都已受重伤或死去。
忍住悲泣不能出声,还要换上华丽的衣物。
骑马随同那些胡人,穿越多时的黄沙尘土。
活着是名门之女,死后却成了边疆孤魂。
故乡再无回归之日,只能在天津桥边对着流水哭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战乱中的悲惨遭遇。她家住洛阳,目睹官军收复城市的景象,但此时她的丈夫和兄弟却在眼前伤亡。即便心如刀绞,她也只能吞声忍泪,不敢放声哭泣。在这种极度痛苦之中,她还被迫去为匈奴人缝制精美的衣物。这位女子曾是名门淑女,如今却不得不随着战乱上马,踏入塞北黄尘漫漫的荒凉之地。她生前无法返回故乡,死后也将化作边塞孤魂。诗中透露出深沉的哀怨和无尽的悲愁,反映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巨大苦难与离散。

作者介绍
戎昱

戎昱
朝代:唐   籍贯:荆州(今湖北江陵)   生辰:744~800

戎昱(rongyu)(744年~800年),唐代诗人。荆州(今湖北江陵)人,郡望扶风(今属陕西)。少年举进士落第,游名都山川,后中进士。一说登进士第。肃宗上元至代宗永泰(760—766)间,来往于长安、洛阳、齐、赵、泾州、陇西等地。经华阴,遇见王季友,同赋《苦哉行》。大历元年(766)入蜀,见岑参于成都。大历二年(767)秋回故乡,在荆南节度使卫伯玉幕府中任从事。
猜你喜欢

故庆云长老?赞

七尺躯,归底处。一尺素,写得住。

是真是假,有眼看觑。

(0)

陆务观病弥旬仆不知也佳篇谢邻里次韵自解

闭户十日雨,陆居如坐舫。

吾身固已困,未省子疾状。

昨朝拜床前,不敏祇自怆。

萧然维摩几,高谢桓荣帐。

是身本何有,更虑不已恙。

全人豆肩肩,大瘿谁瓮盎。

掷杯蛇自去,静耳蚁为谅。

乃知阅肘后,未免信纸上。

大哉横气机,寄此语清壮。

我虽问疾晚,可以无怅怏。

(0)

次韵王仲谟仲宁唱酬二首·其二

别日无多似隔年,每逢佳句辄欣然。

词倾江汉无留碍,语转珠玑更浑全。

目共荆溪千里月,人居吴郡五湖天。

兴来傥有山阴作,即上扁舟往执鞭。

(0)

端午帖子·其三太上皇帝阁

嘒嘒蜩鸣柳,飞飞燕拂帘。

尧阶无一事,象戏战斜尖。

(0)

回次秣陵

我行古井邑,北风吹倒人。

旗店语簇簇,石路声辚辚。

下车得少憩,亭午听司晨。

岂但田粳香,更觉村醪醇。

怀哉厌王气,契阔毋重陈。

旧为秣陵尉,今为钟山神。

(0)

挽正字南仲四首·其二

卷舌空沉彩,芸香亦蠹贤。

几时噫凤沼,一旦感龙泉。

远播雕题外,高垂若木边。

煎胶嗟不及,遗碣暝台悬。

(0)
诗词分类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郑文焯 张先 高翥 苏舜钦 谢朓 李端 黄道周 葛立方 康海 林景熙 寇准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