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玉仙京上帝家,六龙遥驾五云车。
巨鳌此夕移三岛,火树迎春吐万花。
水咽宫壶留夜色,欢腾黎庶乐年华。
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
白玉仙京上帝家,六龙遥驾五云车。
巨鳌此夕移三岛,火树迎春吐万花。
水咽宫壶留夜色,欢腾黎庶乐年华。
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
这首明代陈宗的《赐午门观灯应制(其二)》描绘了一幅皇家盛事的景象。首句“白玉仙京上帝家”以华丽的比喻,将京城比作神仙居住的仙境,显示出皇家的尊贵和神秘。接下来的“六龙遥驾五云车”则描绘了皇帝出行的壮观场面,如同神龙驾驭祥云,显现出皇家威仪。
“巨鳌此夕移三岛”运用神话元素,暗示着皇家庆典的隆重和非凡,仿佛连海中的巨鳌也为之动容。而“火树迎春吐万花”则通过繁花似锦的灯火,展现出节日的热闹与喜庆,寓意着春天的到来和万象更新。
“水咽宫壶留夜色”描绘了宫廷夜晚的宁静,但又因灯火辉煌而显得生动,暗含着皇恩浩荡,百姓沉浸在欢乐之中。“欢腾黎庶乐年华”直接表达了皇帝赐福于民,百姓共享太平盛世的喜悦。
最后两句“承恩尽醉归来晚,一派钧天隔彩霞”,写观灯者在皇恩沐浴下尽欢而归,直至夜深,整个场景被笼罩在梦幻般的彩霞之中,既体现了皇家的宏大气象,也流露出浓厚的节日气氛和人民对皇恩的感激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明朝宫廷赐灯仪式的盛况,展现了皇家的威严与百姓的幸福,富有诗意和历史感。
翯翯九皋禽,营营枯桐枝。
嗟哉贤相国,宦况恒相随。
岂无鹰鹯志,不如华表姿。
岂无钟鼓音,云门响独奇。
缑岭凌空白,水仙三叠时。
飘飘物外情,宛宛入襟期。
清风播六合,芳名世共谁。
伟矣阳山令,高风今在兹。
承家誇节操,为政本仁慈。
卫民多渥泽,单父有馀思。
愿言崇令德,先公是尔师。
东风吹绿□洲草,上林百啭新莺早。
佩马朝天响玉珂,玉堂何限春风好。
春风迢递遍天涯,馀吹披及野人家。
门前渐觉蓬蒿长,径里还开几簇花。
瓮头春酿醅初熟,手挹葛巾时自漉。
作者无过白与陵,半酣歌咏欢不足。
鸬鹚杓,鹦鹉杯,一生怀抱此时开。
开怀不但春风好,为喜文章落上台。
文章世所羡,况复词垣彦。
凤阙鸾台不可亲,片言华衮相鲜新。
奎光夜夜烛沧海,惟应遥忆玉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