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扫涧边叶,閒通石上泉。
绿蒲向深处,幽响忽琤然。
题字扪青壁,长歌入紫烟。
日长山更静,来此弄潺湲。
自扫涧边叶,閒通石上泉。
绿蒲向深处,幽响忽琤然。
题字扪青壁,长歌入紫烟。
日长山更静,来此弄潺湲。
这首明代诗人刘崧的诗《再游蒲涧与子中子彦题名于涧右之嵌壁因赋诗而归》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涧边的闲适生活和自然景观。首句“自扫涧边叶”展现了诗人亲自打扫环境的清雅,接着“閒通石上泉”写他悠然地探索山涧中的泉水,流露出对自然的亲近和享受。
“绿蒲向深处,幽响忽琤然”两句,通过描绘绿色菖蒲丛中泉水的低沉回响,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意境。诗人题字于青壁之上,“扪青壁”形象生动,显示出他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兴趣。
“长歌入紫烟”则传达出诗人放声高歌,歌声飘荡在紫色岚烟之中,体现了他的豪情逸致。最后两句“日长山更静,来此弄潺湲”,在日长之时,山间的寂静被溪水声所打破,诗人沉浸在这份宁静与和谐中,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深深喜爱。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蒲涧的景致,以及诗人在此处的闲适生活,展现出诗人与自然的契合和内心的宁静。
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
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
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
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
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
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
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
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
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
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
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
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
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
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以鉴赠赵制置》【宋·袁燮】吁嗟此鉴,惟铜之精。磨之治之,莹乎其明。其明维何,洞烛毫发。非由外至,实自中发。我有良友,天支之英。雄镇江淮,为时长城。我宝此鉴,持以赠之。此鉴此心,昭晰无疑。鉴揭于斯,中涵万象。物自不逃,初非鉴往。人心至神,无体无方。有如斯鉴,应而不藏。鉴以尘昏,心以欲翳。欲全其明,盍去其累。经武折冲,厥任匪轻。勿贪小利,勿徇虚名。律身惟谨,上功必实。欺心不萌,精忠贯日。选择僚佐,为己强助。众明翼之,厥光弥著。昔者武侯,发教群下。孜孜求益,不自满假。陆抗摧敌,东还乐乡。貌无矜色,谦冲如常。两贤之心,惟其罔蔽。千载凛然,犹有生气。惟君天资,无歉古人。愿如斯鉴,光景常新。
https://shici.929r.com/shici/QLqkCRz8k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