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客中杂感》
《客中杂感》全文
清 / 林宝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烟波愿未遂孤舟,又值风云惨淡秋。

故主恩犹思凤阙,新亭泪枉洒金瓯。

一枰忍看残棋劫,万斛难抛去国愁。

海月不知人世变,夜来依旧照中州。

(0)
鉴赏

此诗《客中杂感》由清代诗人林宝镛所作,通过描绘客居异乡的复杂情感与思绪,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处境的无奈感慨。

首联“烟波愿未遂孤舟,又值风云惨淡秋”以“烟波”、“孤舟”为意象,渲染出一种孤独与漂泊之感,同时“风云惨淡秋”则暗示了时局动荡,暗含着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诗人身处异乡,愿望未能实现,面对的是萧瑟的秋景,以及变幻莫测的政治局势。

颔联“故主恩犹思凤阙,新亭泪枉洒金瓯”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其中,“故主恩”表达了对昔日君王或国家的眷恋与感激之情,“凤阙”是皇宫的代称,象征着权力与荣耀;“新亭泪”源自东晋时期名士在新亭聚会,因国破家亡而相顾无言,泪下如雨的故事,这里借指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力与悲痛;“金瓯”比喻完整的国家,此处则暗指国家的破碎与沦陷。这两句诗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当前国家衰败的哀伤。

颈联“一枰忍看残棋劫,万斛难抛去国愁”运用围棋的意象,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国家命运的无力感。围棋中的“残棋劫”象征着国家的危难与不可逆转的命运,而“万斛”则夸张地形容了诗人内心沉重的离国之愁。这两句诗深刻揭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痛苦,以及对国家未来的深深忧虑。

尾联“海月不知人世变,夜来依旧照中州”以海上的明月为喻,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尽管海月见证了无数人间的兴衰更替,但它依然平静地照亮着中原大地,象征着无论外界如何变化,总有不变的真理与希望存在。这一联既是对自然界的赞美,也是对诗人内心坚韧不拔精神的写照。

综上所述,《客中杂感》通过丰富的意象与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情厚谊、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以及对人生与命运的深刻思考。这首诗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也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文人士大夫普遍的情感状态与社会风貌。

作者介绍

林宝镛
朝代:清

林宝镛(1858~1925),字克弘,号笙斋。彰化人。光绪十一年(1885)曾从栋军统领林朝栋击败侵台法军;光绪十四年(1888)复从栋军平定彰化施九缎之变,获赏戴蓝翎,以知县补用。日治时期因任职南投办务署、公学校而定居当地。其诗、书、画兼擅,所画的白菜猫最为著名,为南投重要的艺术家,惜其诗文画作多散佚。
猜你喜欢

和罗一峰赠饶雯峰韵

世事颜生拾甑尘,世情龟六巧藏身。

纷纷斥鴳千层表,拍拍羲皇万古春。

稷下也知还有士,秦中谁适便无人。

盲风怪雨青灯夜,几为苍生泪满巾。

(0)

漫兴三首·其一

堂堂一区宅,岂不坚且好。

奈兹群鼠何,周垣成穴道。

垣墉居所依,穴之安可保。默默坐终朝,忧心惄如?。

(0)

题祖庵

终南万叠此中赊,金碧楼台绚紫霞。

阿母许传青鸟信,仙人来自玉皇家。

云间鸡犬迎游客,雨后儿童扫落花。

世事不干黄鹤梦,酒醒犹未熟胡麻。

(0)

惜春

落花飞阵阵,无计可留春。

酒到休辞满,啼莺亦劝人。

(0)

巫山高

巫山高,夹青天。

一叶扁舟通石罅,数行客泪落哀猿。

蜿蜒绵亘百馀里,瑶姬封此知何年。

朝云暮雨相往旋,朝朝暮暮阳台前。

楚王何事来入梦,词客因之空浪传。

巫山之灵尚未泯,至今云雨已渺然。

峡中流水向东去,猿声夜夜闻江边。

(0)

泛舟游峡中

两岸树交加,群峰散紫霞。

武陵何处是,流水出桃花。

(0)
诗词分类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诗人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