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涂西抹寻常有,精灵可怜如许。
兜率天中,修罗海上,各是才人无数。魂兮记取。
那半壁青山,我佣曾住。
花月濛濛,魂来魂往定相遇。
多君今世相仿,东南三百载,屈指吟侣。
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宾朋词赋。
好换了青灯,戒钟悲鼓。翻遍华严,忏卿文字苦。
东涂西抹寻常有,精灵可怜如许。
兜率天中,修罗海上,各是才人无数。魂兮记取。
那半壁青山,我佣曾住。
花月濛濛,魂来魂往定相遇。
多君今世相仿,东南三百载,屈指吟侣。
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宾朋词赋。
好换了青灯,戒钟悲鼓。翻遍华严,忏卿文字苦。
这首《齐天乐》是清代诗人龚自珍所作,其内容深沉而富有哲理,情感丰富且蕴含着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首先,诗中“东涂西抹寻常有,精灵可怜如许”两句,以“东涂西抹”形容人生经历的杂乱无章,而“精灵可怜如许”则表达了对这些经历中独特个性和才华的怜惜与赞美。这种对个体独特性的强调,体现了诗人对人性的深刻洞察。
接着,“兜率天中,修罗海上,各是才人无数”三句,将人间才子比作天上神灵与海中修罗,暗示了才华横溢之人的独特地位和广泛存在,同时也暗含了对才华与命运之间复杂关系的思考。
“魂兮记取。那半壁青山,我佣曾住。花月濛濛,魂来魂往定相遇”几句,通过描述魂魄在山水间游荡,暗示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探索以及对灵魂归宿的思考。这里“半壁青山”既是实指,也象征着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而“花月濛濛”则营造了一种梦幻般的氛围,增强了诗歌的意境美。
“多君今世相仿,东南三百载,屈指吟侣”四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相似人物的感慨,以及对友情与文学交流的珍视。通过“三百载”的时间跨度,展现了文学与友谊的永恒价值。
最后,“花叶书成,云萍影合,沟水无情流去。宾朋词赋。好换了青灯,戒钟悲鼓。翻遍华严,忏卿文字苦”几句,以自然景象和宗教元素为背景,探讨了生命的短暂与轮回,以及文学创作与精神追求之间的关系。其中,“花叶书成”、“云萍影合”等意象,既描绘了自然之美,又寓意着文学作品的诞生与传播;而“沟水无情流去”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整体上,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艺术和人性的深刻理解与感悟。
清湘庭下千竿竹,百尺斑斓耸苍玉。
通轩轩外万顷陂,陂接南山天与齐。
唐基一坏半禾黍,举目气象增愁思。
我来正当摇落时,尘埃七日无人知。
东平叔子信予友,问学不厌坚相随。
叔子莫痛凤沼湮,又莫悲愁花萼堕。
所忧圣道久榛塞,富贵浮云空点涴。
明发予西叔且东,高谈更为通宵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