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这首诗名为《清平乐》,出自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张继之手。诗人在此通过描绘制香的过程,表达了对人生境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感悟。
"天先天后。真土藏灵秀。妙用自然循火候。节节薰煌教透。" 这几句描述的是选料精细、工艺高超的制香过程,其中“天先天后”指的是按照天然时序进行,“真土藏灵秀”则强调了选材的珍贵与纯净,接下来的两句更是具体描绘了火候的掌控和薰煌教透,这些都是中国古代煮香过程中的精细工艺。
"不分龙麝檀沈。都能入鼻通心。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这几句诗则展现了制成的香料无论是珍贵如龙麝还是普通如檀沈,都能够通过薰蒸而散发出美妙的香气,这种香气不仅能让人感官上的享受,更是心灵上的触动。最后两句表达了一旦获得了这种香气,人的内外都将发生变化,仿佛全身都变成了真金。
整首诗通过对制香过程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于事物本质追求和精神境界提升的独到见解。
明妃初出塞,愁恨寄哀弦。
千岁琵琶语,六么音调传。
新声乍啭莺啼树,馀响不断龙吟川。
拂指四弦如裂帛,银床叶落悲寒蝉。
空林淅淅鸣虚籁,幽涧泠泠流瀑泉。
独抱中情向谁诉,曲终马上啼婵娟。
凤鸣朝阳苦难见,雁叫罗浮私自怜。
别有离愁弹夜月,浔阳江头停客船。
鸣弦拨尽清商怨,月冷蛾眉秋满天。
翠袖拂丝声切切,青衫湿泪思绵绵。
君不见越女吴姬美如玉,十三弹得琵琶曲。
一朝远嫁随征夫,望断江南春草绿。
山空秋夜静,月明松桧凉。
沿溪步月色,溪影摇空苍。
山翁隔水语,酒熟呼我尝。
褰衣涉溪去,笑引开竹房。
谦言值暮夜,盘餐百无将。
露华明橘柚,摘献冰盘香。
洗盏对酬酢,浩歌入苍茫。
醉拂岩石卧,言归遂相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