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积石天峥嵘,徐州上洪波稍平。
蛟龙怒卷四时雨,砥柱乱落三秋星。
辛夷杜若散洲渚,贝阙珠宫开窈冥。
舟人倚棹笑相语,九里山色连彭城。
吕梁积石天峥嵘,徐州上洪波稍平。
蛟龙怒卷四时雨,砥柱乱落三秋星。
辛夷杜若散洲渚,贝阙珠宫开窈冥。
舟人倚棹笑相语,九里山色连彭城。
这首诗描绘了徐州洪的壮丽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界的磅礴与壮美。首句“吕梁积石天峥嵘”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险峻的自然环境之中,随后“徐州上洪波稍平”则在对比中展现了水势的变化,从最初的汹涌澎湃到逐渐趋于平静,这种动态的描绘使得画面更加生动。
接着,“蛟龙怒卷四时雨,砥柱乱落三秋星”两句,运用了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将蛟龙的愤怒与雨水的肆虐,以及砥柱的摇动与星辰的跌落,形象地展现出了洪流的威力与壮观。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也暗含了诗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之情。
“辛夷杜若散洲渚,贝阙珠宫开窈冥”两句,则转向了对水中植物和海底世界的想象,辛夷和杜若在洲渚间飘散,仿佛是自然界的精灵,而贝阙珠宫则是对海底宫殿的浪漫描绘,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这里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独特感悟。
最后,“舟人倚棹笑相语,九里山色连彭城”两句,将视角拉回人间,通过舟人的欢声笑语,以及九里山色与彭城的连绵不绝,营造了一种和谐与宁静的氛围。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是对生活美好瞬间的捕捉,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达,成功地描绘了一幅壮丽而又充满诗意的自然画卷,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和赞美。
四海九州,如一戏具。运之失机,人与俱仆。
嗟世小儿,坐旁窥观。拟指其手,目动心寒。
伟兹邺侯,把握是器。南西北东,唯所欲置。
先捣范阳,困贼两河。远猷不施,遗孽遂多。
藉其馀智,指令李郭。尚洗甲兵,二都清廓。
再造有唐,如汉子房。留封亦谢,高卧嵩阳。
老居上宰,前星嵲屼。诚动昏庸,阴销篡夺。
寒暑迭运,今三百年。岩岩英风,俨若在前。
我思古人,心焉密勿。伟兹邺侯,才不世出。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我翁逍遥常幅巾,朴素几与太古邻。
饮食淡泊厌膻荤,衣裘不择敝与新。
日日娱嬉寂寞滨,甘与圣世为遗民。
天锡遐龄登九旬,回视同庚皆土尘。
炯然双眸且精神,坚彊直可齐松椿。
儿孙虽不侧朝绅,家庭礼法粗克遵。
白酒年年造逡巡,膝下戏綵娱慈亲。